在海嘯中前行──記110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會

【文.張鏽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助理研究員】

少子化的光譜在不同階段,可能折射出不同的議題。關於衝擊高等教育現場,使得學校或系所面臨缺額與關閉的預言,終於在2022年大學分發結果公布以後具體浮現。經預估,117學年度還將迎來更大規模的雪崩,部分學校從此退場,其中恐怕不乏歷史悠久的校園。

光譜的另一端是對此現象的積極解讀:應趁此機會盤點教育政策,提出高等教育未來方向的因應策略與具體方式,在教育資源充足的前提下,課室人數降低使精緻教學成為可能,同時也可以向國際學生招手。舉例而言,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系主任葉基固表示,即使面對少子化,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招生數仍達滿招,半數以上的新生將該系作為第一志願,同時對扎實的學術訓練、開放的校園風氣、LVS攝製基地等充滿期待(王雅芬,2022)。

也就是說,少子化反而見證了一個辦學優良的系所如何迎刃時代的困境。因此,如果說一直以來主導著大學退場問題的,是一種以「社會經濟結構改變」為中心,對未來整體之憂慮所形成的產物,那麼與此同時,那些屹立著的大學,就是歷史因素中的另一種證成──它們典範性地說明了我們一旦把握了大學教育的專業與致用,就不怕海嘯的侵襲。也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即使我們仍賦予大學高度自主,期待大學教授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傑出成就,但只要「學習成效」仍作為少子化現象底下某部分的價值體現,「教學」就不可避免地成為現在與未來大學教師的領地。

於是,教育部於2017年推動多元升等,鼓勵教師具備研究以外專長,「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也在同年應運而生,以補助個別教師的方式協助教師精進教學方法、改善課室問題。2022年8月17日,教育部發布修正「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正式集結多元升等相關要件於審定辦法中,明訂「學術」、「技術研發」、「教學實踐」、「創作展演」、「體育競賽」五種升等管道(教育部,2022)。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自2017年推動至今,累計超過15,000件的申請案,補助了超過6,000位專任(案)教師,遴選出300件以上亮點/績優計畫,相關教學成果建置於「成果交流平台」, 並發行《教學實踐研究》期刊,另自今年起,每年將更新「多元升等審查人才名單」,以供各大專校院升等審查或講師邀請參考。而為了促進概念的發揚與意見的分享,區域基地學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靜宜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宜蘭大學)於每年的8月協助辦理成果交流會,在原有的結案書面報告形式之外,有志一同的師長們齊聚一堂,期待交流的花火燦爛未來的課室。

疫情沒有阻擋師長們參與的熱情。2022年8月9日至31日,專案辦公室聯合區域基地學校展開了為期近1個月、6場次、10學門2個專案的110年度成果交流盛宴,教育部長官、區域基地學校代表、計畫總主持人黃俊儒老師、計畫協同主持人陳宏彰老師、學門正副召集人及委員們與會,同時邀請109年度績優計畫教師進行計畫分享。

商管學門和民生學門的發表首先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拉開序幕,原應靜謐的暑期校園因此顯得生氣勃勃,由教育部劉孟奇政務次長為活動的順利辦理許下深深祝福。教育學門和技術實作專案隨後在靜宜大學任垣樓展開,任垣樓為階梯式建築,磨石地、紅磚牆,夕陽映照中充滿悠遠的底蘊,師長們在不同樓層參與或聆聽發表,像極了上下求索的先賢。與此相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在剛剛啟用的先鋒國際研發大樓迎接師長,明淨的設備、便捷的交通、體貼至微的籌劃,那現代感與理性,正可謂工程和社會(含法政)學門的代言。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和USR專案由國立中山大學安排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發表,開幕式座無虛席;作為典型的會議場地,它的發表教室相互毗鄰,為達到意見交流的活動目的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示範。國立宜蘭大學的綠意與通識(含體育)學門的教師們是如此契合,田野無涯、山河無際,就像師長們盼望學生所擁有的不被框定的人生座標。至於矗立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篤行樓大廳的巨型議程背板,相信會讓參與師長一時難忘,那彷彿是數理、醫護、生技農科學門的共同宣言:學門計畫數量雖然較少,但作為宇宙間的真理與信仰,我們不曾缺席。6場次總計1,700餘位計畫主持人參與發表,220餘位委員進行考評,近40位發表教師接受專題訪談,蒞臨現場、非計畫發表的參與者超過400人次。

從計畫動機來看,普遍受到關注的課堂問題主要還是學習成效。在計畫推動即將邁入第六年的此時,可以看出師長們從「學習者中心」所作出的回應更加深刻。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蔡錫錚老師認為,當代工程教育所需的不只是解決問題的人才,更需要提出問題、定義問題,才能為產業帶來創新發展,因此課程設計以人為本,在專案實作的導向下,建構「課程模組」,藉由課程的彈性與適應性打造符合學習需求的課程脈絡。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張若菡老師有鑑於臺灣木產業文化認同感低落、跨代傳承困難、研發能量不足、缺乏品牌通路等社會現況,為輔助創新思維建立、提升生活美學素養,從「換位思考」的強調,到暑假將學生帶往豐園北科大木創中心進行為期連續10天、共70小時的密集專案開發課程,跟從木、漆藝師傅,了解師傅的故事,在師徒制度、環境情境、共創共好的影響下,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經驗符碼。為培養兼具視覺設計、空間展示以及科技應用的人才,景文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嚴佳茹老師建立AR/VR課程架構,發展科技應用工具實際操作(360度環景攝影機與170度高速4K攝影機),通過課程之訓練,學生將獲得專業影像後製軟體學習與單一飯店旅館完整導覽的整合能力。

師長們在教學方法上的精進與上述的學習成效相映成輝。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楊惠卿老師以整體性學習(知識理論、案例討論、實務技巧、體驗反思)建構「心理腫瘤學」課程,並且在實務技巧導入SHARE,該技巧除了可運用在計畫課程,也可適用於其它溝通相關課程。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邱文信老師在STEAM的實施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分析」實務需求上的不完整,因此對運動器材設計產品之消費者年齡層、該年齡層的背景及特色等市場定位缺乏掌握度,因此在課程中進一步導入ADDIE模式(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評鑑)。臺北市立大學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莊旻達老師以「視覺隱喻抽取法」(ZMET)為教學工具,藉以訓練學生建立「消費者圖像」(行銷上稱人物誌)形塑消費者輪廓、建立顧客模型(Buyer Persona),從而引發深層思考,激發出最能滿足消費者的創意產品設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王貞淑老師將「教案撰寫」引進課堂,學期最後安排向高中職教師開放的一日工作坊,由學生擔任主講者,向他人展現自身所學,通過「教學」所要求的內化與輸出轉譯,達到學知內化的效果。

顯而易見的是,無論是致力於提升學習成效或者應用多元教學方法,課室裡所呈現的都不再只是單一的收穫,誠如實踐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陳朝斌老師對於計畫的反思,EMI課堂在原有的課程專業師資以外,如果能規劃專業英文口語人士的配套課程,才更可以銜接文本英文與口語傳遞英文之間的間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吳崇旗老師試圖在「冒險教育課程」中增進學生的表達、傾聽、同理反應與社交互動,對於未來若要由學生對於人際相處問題的「覺察」朝向更高階的溝通能力的發展,也許便需要心理輔導與諮詢的專業介入;逢甲大學經濟學系郭祐誠老師協同心理學與經濟學雙博士的夥伴,讓學生應用心理劇深入了解經濟社會問題。師長們所勾勒的,不僅僅是不斷精進的大學課室,還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加以落實的「跨域」與「整合」的計畫伏線。

大多數的教師都不是教育背景出身,因此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成就一曲師生之間的佳話?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胡修維老師自陳在計畫執行的過程裡受益良多,與同學共享的原鄉記憶讓師長淚光閃閃;國立成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蔡慧頻老師與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林哲偉老師,秉持「不想走完不啟程」的初衷,耗時數年建置3D VR教材,中間經過數十次的溝通與討論,只為幫助學子走得更加穩健而長遠;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許瑛玿老師接受專案辦公室的訪談,直言110年度的計畫執行結果不如預期,不過師長並不氣餒。訪談的最後,許老師自勵勵人地說:「一個理想的計畫不一定會有美好的結果,老師的任務是完成教學目標,但學生的需求有很多,未必完全與教學目標有關,所以儘管結果不如預期,大家也不要太挫折,我們一起努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老的箴言如是說,也許我們真的需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沉澱與積累,才得以採擷教育的果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師長們而言,作為面對高教嚴峻環境的先驅者,無論階段性任務成功與否,都是很好的時光。

暑氣炎炎亦無妨,只要走進任一間計畫發表教室,親睹教師們的風采,那些傑出的發想、躍然於投影幕的課堂互動照片、豐碩的學生成果,愈發周延的尺規評量設計,都將令人歎為觀止、暢快淋漓。從發現問題到整合相關資源,通過相關資源,把研究的方法導入教學策略,在這場盛宴裡,教師們的努力不僅僅是對「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精神與宗旨的踐行,也是對「SoTL」(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Learning)的同聲呼應。發人深省的,還有委員們的點評及現場參與師長的發言,那珠璣字字所寄託的,不僅只是對一個計畫的期待,更是對一眾學子、一種投入、一個教育夢想最誠懇的禱祈;當然,區域基地學校工作人員與專辦同仁兢兢業業、克盡己職,在這個被汗水浸濕卻被笑容填滿的8月裡,我們看到為高教環境全心奉獻的美好風景。

倘若我們曾經為學術殿堂的洗禮所震動,心馳於教授們的學養風範,那麼今日,在這樣一個面臨重要轉關的時刻,我們更應該充滿信心、希望與感動──謹以此文,向所有在海嘯中前行的高教工作者,致上最高的敬意。

◎參考文獻

王雅芬(2022年9月7日)。不畏少子化世新大學廣電系滿招 過半數第一志願選世新。中時新聞網

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2022年8月17日)。

少子化 教育部 評鑑雙月刊

延伸閱讀

降低幼教師生比牛步 全教總籲教部盡早修法

缺工大海嘯來了!調查:36%企業人力達到異常吃緊

中山大學擬租永達仁武校區創首例 教育部點出要克服2關卡

蔡壁如未獲德明科大審定報告斥「白色恐怖」 教育部回應了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 新海研一號達成首次國際遠航

國造研究船新海研一號經歷24天、25000浬航程,航行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後於今日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遠航。本次科學航次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