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再怕讀長篇文章 國中推閱讀素養會考減C大成功

台灣素養教育協會持續推動偏鄉學校善用數位工具提升閱讀素養,於今(9/28)舉行第二屆「未來素養學堂-偏鄉閱讀素養典範學校支持計畫」頒獎,新增13家「閱讀素養典範學校」。桃園新屋永安國中分享閱讀素養推動成果,近兩年學生會考成績「減C」人數均為桃園市一、二名,也讓學生不再害怕閱讀長篇文章。
未來素養學堂計畫自2021年啟動,邀請偏鄉學校師長共同打磨融入閱讀素養的教學設計,並媒合企業共同支持偏遠和非山非市學校,發展多元創新的閱讀素養教學方案,迄今已有34所學校、3114名學生受惠,特別於教師節當天邀請偏校師長接受表揚。
桃園新屋永安國中校長古如毓表示,要縮小城鄉差距一定要透過科技輔佐,初期學校缺少平板,曾對外募徵二手良品,之後碰上教育部改善偏鄉學校網路設施,才讓閱讀素養順利於校內推動。學校初期採用自習課,後來改為每周另外開設一節數位閱讀課,亦融入彈性課程,並有專門教師帶領。
古如毓表示,學校自推動素養閱讀以來,109學年永安國中會考減C人數已達桃園市第二名,110學年減C人數更為桃園市之冠。不只強化學生考試表現,對會考的長題幹更能駕輕就熟,日常也不再害怕長篇閱讀。
高雄市美濃國小教師林聖傑也表示,一開始利用晨光時間,後來陸續加入導師時間、閱讀課甚至科任課協助推動閱讀。也由於PaGamO素養品學堂面向多、閱讀文本跨領域,因此也透過不同科任課切入。一開始學生可能面臨字詞量不夠的狀況,還需要老師慢慢累計補齊,四年級由老師帶領閱讀、找重點;高年級則鼓勵學生自己探索。
計畫發起人、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表示,過去看到很多非山非市的學校老師雖然具備熱情,但找不到資源和舞台發揮,或學校高層有想法,但基層教師不見得認同。計畫以偏鄉師生為主體,藉由系統化數位平台追蹤,透過數據可以更準確掌握改變和影響,也期勉更多企業可一同加入。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閱讀素養是面對學習,甚至進入未來社會非常重要的關鍵,面對未來快速變化的環境,學習方法也需要漸進調整。新課綱課程掌握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培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成為終身學習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