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遞狀了!有血尿、晚上被痛醒恐「腎損傷」 向法官聲請具保停押

新北鬥艷時尚 9高校走秀現活力

新北市府今舉辦「2022年鬥艷時尚伸展台」模特兒初賽,新北9校高中學生於現場展現各校校服特色,吸引眾人目光。記者李定宇/攝影
新北市府今舉辦「2022年鬥艷時尚伸展台」模特兒初賽,新北9校高中學生於現場展現各校校服特色,吸引眾人目光。記者李定宇/攝影

新北市府今舉辦「2022年鬥艷時尚伸展台」模特兒初賽,新北9校高中學生於現場展現各校校服特色,吸引眾人目光。活動另於9月15至25日開放網路投票,邀請民眾選出心中時尚model。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本次活動鬥艷主題「Me?taverse」從「我是誰X元宇宙」發想,結合最新潮流概念,讓學生選手體驗真實時尚職場情境,了解業界專業走秀困難度,也在多元化、隨時隨地充滿資訊的元宇宙中,找到那個展現自信、熱愛時尚走秀的自己。

今年鬥艷競賽項目共有服裝設計競賽、造型設計競賽、模特兒走秀競賽、視覺設計競賽及手作創意商品競賽等5項。而模特兒走秀競賽共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透過儀態肢體表現、台風台步及「自我介紹」等評分標準篩選,今年共計有198位選手參與初賽。

第二階段進入決賽的60名選手將於9月13至16日參與專業實務訓練,包括台步訓練、肢體情緒開發、舞台概念、花式團體走秀及拍照訓練等課程。訓練課程結訓後,於9月27至29日黎明技術學院辦理之服裝設計競賽、造型設計競賽及手作創意商品競賽中,穿戴服裝作品、商品作品以及競賽的整體妝容,並於決賽當日進行動態走秀,讓衣著、配飾及髮妝造型透過模特兒演繹,展現整體造型美感。

教育局表示,技高家政群、藝術群與設計群領域是未來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重要養成管道,課程學習中有展演製作及整體造型課程,與產業實務進行緊密結合,讓選手體驗最真實的職場世界。

藉由視覺設計競賽選手設計布料印花,前3名作品作為指定布花提供競賽使用,透過繪圖、測量、打版、裁縫至完成服裝及布包作品。造型設計競賽針對模特兒所穿著的服裝與配飾設計整體造型。最後,藉由模特兒走秀競賽進行完美演示,展現新北市技職教育著重實作力的學習,以培養學生具備職場所需之能力。

活動也首次結合新北市「府中雙城產業發展計畫」,9月29日將於府中商圈重慶路行人徒步區辦理表演活動及頒獎典禮,打造專屬獨特時尚伸展台,吸引人潮以及與市民朋友互動。藉由營造府中美學,讓更多人認識技職教育,並從不同專業群科的跨領域競賽,全面帶動本市家政群、藝術群與設計群之發展,培育未來世界技職人才。

新北市府今舉辦「2022年鬥艷時尚伸展台」模特兒初賽,新北9校高中學生於現場展現各校校服特色,吸引眾人目光。記者李定宇/攝影
新北市府今舉辦「2022年鬥艷時尚伸展台」模特兒初賽,新北9校高中學生於現場展現各校校服特色,吸引眾人目光。記者李定宇/攝影
活動結合新北市「府中雙城產業發展計畫」,9月29日將於府中商圈重慶路行人徒步區辦理表演活動及頒獎典禮。記者李定宇/攝影
活動結合新北市「府中雙城產業發展計畫」,9月29日將於府中商圈重慶路行人徒步區辦理表演活動及頒獎典禮。記者李定宇/攝影

模特兒

延伸閱讀

影/大麻農場藏淡水 男子當自耕農遭新北警逮

教育部頒優良特教 新北5教職員獲獎

盤點北部5大自行車道!台北、新北河濱、海濱、山路腳踏車道秘境 騎單車享受自然風光

影/恩恩爸批好好做事不會在他身上 侯友宜:感同身受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僑生來台就學被當「學工」 高中校長坦言:成部分學校「續命丹」

天下雜誌報導,台灣有高中職「誘騙」東南亞華僑後代來台作為「學工」,透過僑生專班來台就學,卻被當作「學工」。中部一所知情的...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