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防統測撞期學習歷程上傳時間 教育部「分流」方案曝光

今年新課綱技高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日與統測撞期,引爆民怨,明年將迎來第二屆畢業生,教育部打算讓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分流。記者趙宥寧/翻攝
今年新課綱技高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日與統測撞期,引爆民怨,明年將迎來第二屆畢業生,教育部打算讓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分流。記者趙宥寧/翻攝

今年新課綱技高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日與統測撞期,引爆民怨,明年將迎來第二屆畢業生,教育部打算讓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分流。其中,普通科比照大學個人申請管道,最後上傳截止日訂為明年4月25日;專業群科則延後一個月至5月27日。統測則自明年起訂於4月25日至5月2日區間的周六、日。

教育部今天召開四技二專管道運用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備審資料提交時程會議,會中宣布112學年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學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將分流。根據本報掌握會議資料,普通科將循大學個人申請管道,最後上傳截止日為112年4月25日;專業群科學生則為避免與統測撞期,延後一個月至5月27日。

不過,若技高生要跨考學測,根據教育部資料,若要循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管道者,備審資料只能使用PDF檔案,據與會人士透露,此舉遭學生詬病「學檔做白工」,認為應讓普通科學生維持「雙軌制」,也就是能提前配合在四月底前上傳學檔,又或是在五月底前上傳PDF檔。不過教育部僅表示會再研議。

統測日程部分,教育部今年初曾召集相關單位研議,並在今天會議中宣布,將從過去5月第一周辦理原則,調整為4月25日至5月2日區間的周六、日舉行,而學檔上傳日則調整為5月23至29日間。換句話說,明年統測將訂在4月29、30日舉行。

不過,教育部規畫統測結束後三天(5/1-3),讓技高辦理期末考,接著保留10天(5/4-13)給專業群科學生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再保留14天給學校提交資料至中央平台(5/14-27)。有學生認為,統測結束後接著期末考,期末考結束後10天內,又需要馬上上傳學習歷程檔案,與原制度根本無太大差別,結論就是一樣趕。

今年新課綱技高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日與統測撞期,引爆民怨,明年將迎來第二屆畢業生,教育部打算讓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分流。記者趙宥寧/翻攝
今年新課綱技高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日與統測撞期,引爆民怨,明年將迎來第二屆畢業生,教育部打算讓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分流。記者趙宥寧/翻攝
今年新課綱技高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日與統測撞期,引爆民怨,明年將迎來第二屆畢業生,教育部打算讓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分流。記者趙宥寧/翻攝
今年新課綱技高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日與統測撞期,引爆民怨,明年將迎來第二屆畢業生,教育部打算讓技高普通科、專業群科生學習歷程上傳截止日分流。記者趙宥寧/翻攝
教育部。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本報資料照片

學習歷程檔案 教育部 期末考 統測

延伸閱讀

開學日在即 教育部、衛福部致家長防疫公開信全文曝光

高中早自習學生自主 多數學校已修在校作息規範

教育部雙語數位學伴 南市全國第一 32校獲核定

北高雄首座標準室內泳池動工 明年完工泳訓不用再跑市區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巴頭、推摔都觸法 南市要求各幼兒園張貼「虐童零容忍」海報

台南市政府為確保幼兒園全面落實正向管教,教育局製作並發送「虐童零容忍」海報,分為教保服務人員版與機構負責人版,要求各園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