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水情吃緊!嘉義今迎來第一場春雨 民眾驚呼「媽祖婆顯靈」

小學生露營被教官罰跪「老師在哪?」 家長批學校甩鍋

大學個申近3成拿PDF作備審 師憂學檔「選才」功能不彰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是新課綱重要變革之一,但據大學甄選會統計,111學年大學個人申請有超過兩成考生是以PDF檔案作為備審資料。本報資料照片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是新課綱重要變革之一,但據大學甄選會統計,111學年大學個人申請有超過兩成考生是以PDF檔案作為備審資料。本報資料照片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是新課綱重要變革之一,但據大學甄選會統計,111學年大學個人申請有超過兩成考生是以PDF檔案作為備審資料,另有約7%考生因重考等因素沒有學習歷程檔案,自行上傳PDF檔。有高中教師憂心,教育部一手推動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另一方面又開放學生使用PDF檔案作為備審資料,恐架空學檔制度,讓學檔名存實亡,無疑是自打嘴巴,「選才」功能不彰。

學習歷程檔案除了用來記錄高中三年學習軌跡,課程學習成果經教師認證,有效增加資料可信度,能取代昔日PDF檔案。但據本報掌握,今年約有71%考生選擇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備審資料;約有22%考生有累積學習歷程檔案,但選擇使用PDF檔案;另約有7%考生因無學習歷程檔案,僅能選擇PDF檔案。

全教總高中職主委張瓊方表示,教育部在新課綱上路前,也認為應屆生僅能上傳學習歷程檔案,PDF檔案則是保留給重考生、海外生等考生使用的管道,最後卻在各方壓力下讓應屆生也能上傳PDF,但老師耗人力、物力推動新制度,教育部卻開後門讓學生不用重視學習歷程檔案,豈不自打嘴巴?

另名社區高中教務主任分析,今年分科測驗讓不少考生嚐到「甜頭」,認為不用費心準備學習歷程檔案,也能藉考試分發上理想大學。他預期,明年可能會有更多學生將重心放在分科測驗,學習歷程檔案制度恐更名存實亡。

但也有高中教師認為,確實有部分學生是到了高三發現自己檔案有漏洞,才回頭補救,這時就得靠PDF檔案。另方面,學習歷程檔案制度不該為升學服務,而是用來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長才。

松山高中應屆畢業生李喻哲透過個人申請錄取政大歷史系,他在選填六志願時,皆是上傳PDF檔案。他表示,自己在高一、二的課業與時間壓力下,沒辦法把課程表現完整呈現,且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限制件數,不足以呈現個人經歷,因此選擇重新製作再上傳。

另一名應屆畢業生李冠毅也透過個人申請,並藉PDF檔案錄取台師大台文系,他認為,過去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品質參差不齊,也少了很多想給校系看的內容,才藉PDF檔重新整合。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對家長來說,只要學生能上傳檔案,要開多元管道都是好事,問題在教育部的學習歷程檔案制度漏洞百出,包含去年檔案遺失事件,學生也不斷反映檔案容量不夠,且上傳窗口過於複雜,學生才會希望能使用PDF檔案。

全中教秘書長許麗吉則提到,學習歷程檔案中央平台今年4月下旬就關閉,但對很多高中生來說,可能還在著手小論文、畢業製作的收尾,導致部分學生選擇使用PDF檔案,讓備審資料能更完整。她表示,教育部應去普查學生選擇上傳PDF檔案的原因,才不致讓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失去意義。

不過,教育部開放新課綱考生可自選學習歷程檔案或PDF檔作為大學個人申請的備審資料,對不少大學來說,上傳何種檔案根本沒影響,面試才是關鍵。有高中教師說,究竟要讓學習歷程回歸「育才」功能,還是要繼續與大學「選才」掛鉤,教育部應做出選擇。

台大招生辦公室先前曾向校內教授調查:「書審資料是否能辨認出是由學生自行撰寫或代撰」,有42%認為大部分可以,27%認為難以辨別。台大註冊組長李宏森說,從數據可見大學教授仍認為須透過面試或筆試,才能找到適合的學生,至於是上傳學習歷程檔案還是PDF檔案,未有任何影響。

成功大學教務長王育民也說,各高中會把關學業成績真實性,學檔內容雖也有學校認證,但競賽或能力自述的說明,單從書審文字很難看出來,因此須靠面試檢測這些文字內容的真實性;PDF檔內容真偽及紮實度,同樣也可透過面試被檢視。

文化大學說,大學和高中端一樣都在探索學檔新制,雙方需要更多理解和包容,不管考生學生何種備審資料,大學都同樣重視。

一名資深高中教師說,教育部應思考學習歷程是要育才還選才,但台灣教育制度長期考試引導教學,若學檔與升學脫鉤,勢必就不會有學生想認真,教育部現在處境也兩難。

教育部表示,大學校院招生維持現行多管道、多資料參採方式,招聯會也已公布三重二不原則,各大學看重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累積,並透過招生專業化強化備審資料的審查專業及公平性。

教育部 面試 課綱

延伸閱讀

殺警凶嫌仍在逃 教育部今兩度發校安通報籲強化三作為

校長候選人談論文門 台大癌醫院長:學倫案無妥協餘地

家長盼開學防疫仍有雙軌課 教育部:可彈性調整

中小學開學後兩周採防疫新制 教育部拋四點考量回應了

相關新聞

台大砸錢留才 一年加薪150萬

中研院長廖俊智日前指出,台灣面臨博士班誘因、教授待遇、退休所得等三個「偏低」劣勢,不利國際競爭。為此,台大昨舉行校務會議...

砸百億推前瞻平台、人社領域卻掛蛋 吳政忠:會擠一擠

國科會今年在新春記者會宣布,今年將投入逾349億元在8大領域建立前瞻科研平台,相較其他七大平台皆編列超過20億的預算,卻...

幼教師生比1:12 盼3年後能達標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年新春團拜拋出調整幼教師生比至一比十二,將自一一二學年起從公共化幼兒園先行。潘文忠昨宣布三方針,若公共化...

雙北營養午餐喊漲 中南部觀望

近期蛋價及物價均飆漲,台北市營養午餐業者喊吃不消,有三所國小表示要漲價,其他中小學也醞釀調漲,北市教育局預估下學年營養午...

明道大學又爆欠薪教師組自救會 教育部令9日前改善

明道大學去年因財務狀況顯著惡化,遭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今(3/3)再傳出校方積欠教職員工兩個月薪水,高教工會今南下協助教職...

教25年 學校課輔老師竟無保障

新北市約有3500名課輔教師,許多人沒健保,部分勞保甚至採按日投保節省保費,嚴重損害勞退權益。近期樹林區三多國小2名50...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