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檢討書2》雙語師資大不足 學者:應放寬標準

雙語教師已經夠少了,雙語政策的計畫更是紛亂,一線教師很難遵循!在台中任教的王老師指出,不同的雙語教學計劃主持人,就對教育現場有不同的要求,讓第一線教師無所依循。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受訪時說,要鬆綁雙語師資的英文條件,才能讓有志的教師都能投入雙語教育

面對雙語師資不足的狀況,政府今年已喊出「未來4年內要培育出2000名的全英語授課師資」的口號,且已有包括師大、北教大等9所大學開辦全英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2020年也首度開設在職雙語增能專班,但師資投入的狀況似乎仍然告急。

誘因不足缺老師

全台有3所公立的科學園區實驗高中設有雙語部,也是採行雙語教學。但有不願具名的現場教師透露,雖然同樣屬於公立的學校單位,但自己的薪水卻比其它實施雙語教學的一般學校教師高上25%,顯見吸引雙語教育的「誘因大不足」。

雙語政策實施多年,目前雙語教師需要英語聽說讀寫的程度至少「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EFR) B2 以上。愛兒親師家長協會理事長張文昌指出,現在學校為了配合雙語政策,開出雙語教師職缺的情況,但卻常常招不滿,反而會使無雙語能力的流浪教師繼續流浪,導致「年輕老師只好想盡辦法取得英語專長,否則成為正式教師更遙遙無期」。

鬆綁師資條件

林子斌曾於教育評論月刊上呼籲,「鬆綁雙語教師 B2 語言條件」,讓有意願、有興趣的學科老師,都能夠加入雙語教學行列。他受訪時指出,B2的語言要求滿高的,而且政府為何以B2為標準也沒有明說,加上大多數教師要兼顧自己專業同時,還要取得相當於清大外語系畢業門檻的英文程度,有一定的難度。

林子斌建議,政府應採行「先求有,再求好」的作法,讓有意願、有興趣但語言能力尚可之學科教師,多多加入雙語教學的行列,如取得B1的語言門檻的教師,就可以來試試看,在配合教學現場需求,進一步加強英語能力,才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計劃太多難遵

在台中市教授音樂的王老師舉例說,自己所在的學校比較早實施雙語教育的學校,從一開始計畫要求課堂中70%都要使用英文,到目前不用管英文使用的比例;或是從過去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在學習一門學科同時,學習一門語言)的教學模式,到後來的英語融入特定學科即可,盼政府能凝聚出共識,不要各自為政,讓身為第一線的教師也有所依循。

對此,林子斌坦言,確實有A教授、B教授來主持雙語計畫,內容就不一樣的狀況,同時台灣跟歐盟與新加坡雙與狀況不同,不能完全比照辦理。他以台北為例說,目前已經有「台北市雙語教育白皮書」,內容就明確指出「雙語教育絕非全英語教學」、「建構本土模式」與「雙語環境建置」等目標與思維,雖然縣市級別自己有自己作法,但中央也應該要有統一的口徑與做法。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語言 雙語政策 雙語教育

延伸閱讀

貪腐裙帶、性別暴力 印度總理莫迪執政大挑戰

雙語教育檢討書4-1/教育現場亂象多學習效果打折扣

本土爆9例BA.5 規劃第4波快篩實名制

北市長選舉民調/蔣萬安微幅領先陳時中 黃珊珊可固守2成選票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 新海研一號達成首次國際遠航

國造研究船新海研一號經歷24天、25000浬航程,航行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後於今日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遠航。本次科學航次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