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亂竄畫面曝!英騎兵團馬匹倫敦街頭暴衝染血 傳士兵墜馬至少4傷

彰化3姊弟遭無照翁撞飛!姊姊會笑了 妹妹插管昏迷指數仍是3

獨/演藝事業將止步?小S大女兒力拚哈佛 「世界名校3中2」血淚曝光

教部推外師協同卻只能在英語課教學 基層師批畫蛇添足

政府宣示2030年雙語國家目標,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指出,政府配套不足,甚至有縣市獨尊英語,而忽視學科專業。記者趙宥寧/攝影
政府宣示2030年雙語國家目標,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指出,政府配套不足,甚至有縣市獨尊英語,而忽視學科專業。記者趙宥寧/攝影

政府宣示2030年雙語國家目標,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指出,政府配套不足,甚至有縣市獨尊英語,而忽視學科專業。也有基層教師指出,教育部推動擴大引進外籍英語教學人員計畫(FET,Foreign English Teacher),該計畫卻限制外師只能與本國籍英語老師協同上課,真正需要外師協助的雙語課堂卻無法有FET協同,作法不僅畫蛇添足,且相當死板。

宜蘭縣公正國小雙語教師鄭祺怡,本身就是多語使用者,並有豐富國際遊學經驗,她表示,自己非常清楚語言是通向世界的橋樑,衷心希望能提升學生們的視野與國際競爭力,所以實際參與雙語教育至今約兩年左右,但在這兩年當中看到許多應該提出檢討與改進的問題。

鄭祺怡提到,口號一喊就開始,準備明顯不足,包含教科書及教材研發並未具體到位就匆促上路,沒有具體實施辦法和評量標準、也沒有明確教學指引,基層老師人仰馬翻、各憑本事,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此項政策的終極目標。

她也說,政策未考量教學現場困境,尤其雙語課程教授的不是英語,而是各種不同的學科,但英語教授、專家學者對於不同學科現場的指手畫腳,卻常讓人啼笑皆非。另也忽視城鄉差距,台灣日常生活缺乏使用英語的大環境,學生方面要接受雙語或全英語教育,在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只會有因完全聽不懂而放棄的負面效果。其他還有複雜的家庭社經背景及城鄉差異等等,都將嚴重影響雙語教育後的學生成就。

鄭祺怡也說,國教署FET計畫背離原計畫宗旨,因為在實際教學現場,FET只能與本國籍英語老師協同上課,但英語老師本身的英文程度與教學能力已經很專業,並不需要畫蛇添足加入外師,反倒是雙語課堂非常需要外師來提供英語口說環境卻不可得。

鄭祺怡也提到,由於教學現場有雙語教學的需求,但相關計畫不符現場需要,導致許多學校為符合教學現場的需求,只好偷天換日,自己挪移安排外師協同雙語課堂。

台北市明倫高中英語教師陳建州表示,國中小階段執行雙語教育,英語雙峰現象仍舊明顯,即使經過國中會考到了高中也依然存在。若以今年學測為例,後標學生佔了27%,這跟國中處理減C的學生並沒有太大差距,只是持續再延續,倘若雙語政策在高中學業知識階段貿然實施,會有更多的問題,雙語教育的龐大資源應該放在更關鍵的地方。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呼籲,教育部應正視各界對雙語政策提出的批判與具體建議,既然雙語國家已經更名,就不要再死抱明顯錯誤的KPI,必須務實看待教學現場衍生的諸多問題,兼顧英語學習與整體國教品質。

教育部 雙語政策 雙語教育

延伸閱讀

南市張茵倩、李志軒校長及劉嘉怡教師3人 獲教部師鐸獎

教部高頻率盤點本土語師資惹議 師嘆:要我們觀落陰?

「方法要用對」蔣萬安批柯文哲雙語教育更像雙語教學

搭雙層觀光巴士、網紅訓練 北市推出免費暑期英語課程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 新海研一號達成首次國際遠航

國造研究船新海研一號經歷24天、25000浬航程,航行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後於今日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遠航。本次科學航次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