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利誘2軍人當共諜遭拒 陸軍砲指部退伍上兵被判2年半

下班注意!11縣市豪大雨特報 1縣市留意大雷雨

地震App高中生使用它取得數據 「地牛Wake Up」發澄清聲明

獨/改善性別友善空間 教部擬納112年獎補助申請依據

教育部每四年舉行一次「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審查」,目前書審重點佔比最多的是行政組織與運作、學習環境資源與教學,未來已研議要將「改善性別友善空間」納入審查指標。圖為台師大性別友善宿舍,男、女學生共同合宿樓層。記者許正宏/攝影
教育部每四年舉行一次「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審查」,目前書審重點佔比最多的是行政組織與運作、學習環境資源與教學,未來已研議要將「改善性別友善空間」納入審查指標。圖為台師大性別友善宿舍,男、女學生共同合宿樓層。記者許正宏/攝影

性別平等教育推動逾20年,但從校園空間乃至於師生觀念,仍有未盡之處。教育部今年打算將「改善性別友善空間」納入每四年一次的「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審查」審查指標,並於112年起,正式將評鑑指標納入國立校務基金績效型補助及私校獎補助。專家認為,教育部應設立常態性補助,讓有心推動性別友善空間的學校不再因「錢」事卡關。

教育部去年曾委託台大城鄉所,調查全國大專校院校園性別友善安全空間,卻發現性別友善廁所不友善,也曾有跨性別學生申請宿舍,但學校只提供性別區隔的空間,導致必須特例處理,反讓學生覺得被標籤化。

實際上,教育部每四年舉行一次「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審查」,目前書審重點佔比最多的是行政組織與運作、學習環境資源與教學,未來已研議要將「改善性別友善空間」納入審查指標;另外將針對大專校院校舍營建等計畫研訂相關誘因,鼓勵各校改善校園性別友善安全空間。

世新大學性別所教授羅燦煐提醒,教育部是大專校院主管機關,應該要用引導、鼓勵的方式,而非拿著審查指標去扣減對學校的補助。

該計畫主持人、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也提到,校園空間「改建」需要成本,過去學校之所以不願改善,經常是以「經費不足」作為理由。而在經費之外,學校行政主管的決策意見也至關重要,但沒有罰則、沒有獎勵,推動成果不見得理想。

但若以性別友善廁所為例,教育部也坦言,目前並非法規用語,也沒有學術明確定義。而根據該份調查,目前多數學校的性別友善廁所,是直接在無障礙廁所外掛牌,畢恆達質疑,「這種能否叫友善廁所?要打上問號。」

教育部則提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報告,認為性別友善廁所應讓使用者能安心、便利、舒適地使用,因此未來的檢視重點,將著重性別友善的設計目的,而非關注性別友善廁所的形式。至於審查重點,目前尚在研議。

羅燦煐也建議,教育部站在督導的立場,必須提出實質獎勵措施,好比挹注經費在建構友善廁所、友善宿舍,讓各校申請。另外,校園是教育場域,若能建立觀念消弭對跨性別族群的不友善,其實現存硬體就能確保少數性別公平近用的機會。

教育部

延伸閱讀

教育部投入5.4億元 助88所國立高中改善老舊電力

教部六項回應新課綱困境惹眾怒 全教總提四建議籲檢討

新課綱實施3年遭遇3大困境 教育部六項聲明回應

教育部訪台首大 邀教職員師生座談可能轉介學校曝光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 新海研一號達成首次國際遠航

國造研究船新海研一號經歷24天、25000浬航程,航行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後於今日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遠航。本次科學航次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