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文昌祠士子開中門祭聖 30名士子光耀門楣

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與參加開中門的30名士子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與參加開中門的30名士子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上午在縣定古蹟苗栗市文昌祠舉辦2021年「士子開中門」活動,這項全台唯一官辦的開中門祭聖典禮因去年疫情、高普考年初才放榜而延後辦理,共30名取得博士學位及高考及格的士子今天獲得從中門進文昌祠祭拜文昌帝君的殊榮,享受光耀門楣的時刻。

苗栗市文昌祠歷來有士子開中門祭聖傳統,縣府為獎掖文風,從2007年起改由縣府官辦,每年由取得博士學位或高考及格的士子報名參加開中門祭聖大典,由縣長率民政、人事、教育、文化、觀光等局處主管,帶領士子進入文昌祠祭聖,場面隆重,參與的士子也成為客家晴耕雨讀、獎掖文風的典範。

今年參加士子中,江耕宇、李雅雯是「夫妻檔」,兩人在中研院實驗室相識,相互扶持,分別取得台大生命科學系、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李雅雯比丈夫還早了4年拿到學位,被老公尊為「先進」,夫妻倆同時參與開中門祭聖,尤其讓人稱羨。

去年取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的涂進財,兩個兒子往年通過高考後都已參加過開中門,幾年前他錄取博士班後從任職秘書的苗栗市民代表會退休,全心攻讀學位,這次更仿效「三蘇」精神,繼兒子之後也參加開中門盛典。

活動開場前安排八音演奏及舞蹈恭賀士子,今年傳統揭榜儀式結合網路社群,將「電子榜單」動畫上傳至FB專頁,讓民眾不分時地可看到榜單。

縣長徐耀昌恭賀士子,並由縣府官員、貴賓為士子披掛紅綵獻上祝福,為配合防疫減少群聚,士子一一被唱名迎請入祠行禮,隨後祭聖儀程安排在廟埕進行,場面隆重,現場也設計過狀元門、拿狀元餅、拔智慧筆的互動體驗活動。

參與開中門的士子,博士10人為江耕宇、李雅雯、涂進財、謝政田、蕭文智、謝君佩 、劉有量、謝和諶、羅瑞燕、詹舜喬。高考20人為邱靖雯、陳宜湘、賴宥臻、莊語嫣、黃郁如、蘇芷慶、林君炫、劉品儀、林子婷、翁若涵、劉育瑄、羅子欣、葉佳凌、彭鈞榆、林詩雯、董育伶、蕭玄岡、陳逸凡、劉劼彥、劉怡伶。

士子一一被唱名迎請入祠行禮,隨後祭聖儀程安排在廟埕進行,場面隆重。記者胡蓬生/攝影
士子一一被唱名迎請入祠行禮,隨後祭聖儀程安排在廟埕進行,場面隆重。記者胡蓬生/攝影
江耕宇、李雅雯是「夫妻檔」,兩人在中研院實驗室相識,相互扶持,分別取得台大生命科學系、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記者胡蓬生/攝影
江耕宇、李雅雯是「夫妻檔」,兩人在中研院實驗室相識,相互扶持,分別取得台大生命科學系、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記者胡蓬生/攝影
士子在唱名入祠行禮後,被安排在廟埕進行祭聖儀程。記者胡蓬生/攝影
士子在唱名入祠行禮後,被安排在廟埕進行祭聖儀程。記者胡蓬生/攝影
涂進財從任職秘書的苗栗市民代表會退休後,全心攻讀博士學位,這次仿效「三蘇」精神,繼2個兒子之後也參加開中門盛典。記者胡蓬生/攝影
涂進財從任職秘書的苗栗市民代表會退休後,全心攻讀博士學位,這次仿效「三蘇」精神,繼2個兒子之後也參加開中門盛典。記者胡蓬生/攝影

高考

延伸閱讀

一個人最早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哪時呢?「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

載汽油到苗栗院檢要放火 調解成立但刑責仍要追究

苗栗/快收藏!南庄7間必吃美食、網美打卡咖啡館

獨/蔡壁如密會黨代表「摸頭」 欲主導年底大選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教改30年仍一直被追打 李遠哲:因為2000年政黨輪替我支持民進黨

今年適逢教改30周年,教育界提出檢討廣設高中大學等議題,被視為教改關鍵人物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今日出席台大風險中心舉辦...

齊邦媛101歲辭世 今頭版廣告「再次感謝所有一切賜予我的溫暖」

文學家、台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齊邦媛3月28日凌晨辭世,享嵩壽101歲。今天聯合報頭版、中國時報頭版刊登一則署名「羅齊邦媛」...

花蓮強震全台校舍災損達24.3億 東華大學占20億

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強烈地震,造成花蓮女中、東華大學等學校校舍受損,教育部今天公布最新受災學校統計,總計661校受...

老師錄取沒來、放棄資格 新北國小幼園教甄增第3次分發

新北市教育局昨日公告113學年度國民小學暨幼兒園教甄簡章,考量過去常發生錄取者未報到、報到後放棄,導致缺額學校只能改聘代...

教改30年/前教長郭為藩 籲開全國教育會議

準總統賴清德曾於競選期間回應教育團體,指未來除定期舉辦事務性會議,也將尋求不同形式會議或網路論壇,由於四一○教改今天剛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