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店員不知宋朝 學者嘆:去中後遺症
廿、卅歲年輕人不認識宋朝的「宋」字,也不知閩南語的「閩」是福建省簡稱,有學者感嘆文史教育薄弱化,「去中國化的後遺症」。但有歷史老師認為,直接扣上去中國化影響「太無限上綱」。
翰林出版社國、高中國文教科書總召集人宋裕,過年期間到餐廳吃飯,廿多歲店員要他先登記,問他貴姓,他說姓「宋」,重複說三遍,宋朝的宋,但店員不知道是哪一個字。當宋裕很想說是foodpanda 的「送」時,店員很快就寫S代替。宋裕感嘆,年輕人不認識宋字,是「去中國化的後遺症」,果然台灣英文教育比國文教育成功許多。
一名大學中文系鍾姓教授分享,曾遇過一位卅歲出頭年輕人,連「閩」是福建簡稱都不知道,「去中國化真的影響不小」。
「民進黨去中國化的過程,中國歷史沒了,中國文化沒了,現在連文字也沒了。」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民進黨帶著後代子孫一起沉淪,這是短多長空。
但不少教師認為跟去中國化無直接關聯。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副教授楊宗翰說,不宜簡化為年輕人因為去中國化,才導致不識宋字或宋朝。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書寫或記錄時習慣追求簡化,譬如把「的」字寫成日文「の」。
不過,楊宗翰指出,國語文在台灣被重視度遠不如英語,所以簡單教、不要求、有就好,就是這種輕量化與簡單化,讓整個國家語文教育從根爛起。
歷史補教老師陳啟鵬說,去中國化雖是這十年政府的目標,並不意味著課本讀不到這個字,而且國中歷史課本提到宋朝,國文課本也提到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以此要說是去中國化的影響,「未免是無限上綱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