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民黨智庫大裁員! 陳學聖揭「最大困境」:撐了好幾年已快要坐吃山空

台灣要缺電了? 藍委揭台電員工爆料「處境如每天走鋼索」

桃園教育遊跨大學選修 鄭文燦:36門課助高中生找興趣

桃園市長鄭文燦(左)宣布首推桃園城教育遊高中生大學跨校選修課程啟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左)宣布首推桃園城教育遊高中生大學跨校選修課程啟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政府今年首推桃園城教育遊跨校選修課程,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主持記者會宣布跨校推廣,由大專院校開課、高中學生跨校自由選修學習,每周六開課,鄭文燦說,桃園教育遊由桃園在地14所大專院校與10所高中合作,包括線上、實體教學總共36門課程,提供高中學生選修提前體驗大學學習,早日激發各種適性發展潛力,讓高中學生及早找到興趣。

這項教育遊計畫有桃園14所大專院校、10所高中職校參與,10月23日周六起開放在地高中職學生選修,教育局長林明裕說,至今高中職學生500人選課學習,課程以新興科技、在地特色為主軸,包括生活科學探究、AI智慧醫療、物聯網初探、用AR看世界、智慧行動機器人、雲端運算與AI等36門課程,學生自由選修、採線上、實體教學兩種,每周六上課。

楊梅高中葉姓學生說,參加物聯網初探課程,學習探測器監控家中電器相關知識後,發現可應用在更多樣產品;桃園高中黃姓學生說,自己喜歡研究犯罪心理學,參與大學課程學到很多犯罪心理學知識;新屋高中何姓學生說,大學上課方式讓她覺得很有趣,也讓她更了解高二選組方向。

鄭文燦表示,教育遊計畫各大學提出線上11門課及實體25門課,提供全市6萬名高中生選修,提前讓高中學生對大學生活和學習充滿想像,課程涵蓋很廣,課程設計不是單一領域,以創新、適性核心,結合數位學習跨校選修,自主探索和學習喜歡課程,讓學生及早找到興趣,激發潛力,回到教育本質,體現108課綱理念。

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表示,高中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最重要是在大學養成過程,如果學生在他喜歡的科系,表現會比較好,最好在高中就知道自己未來有什麼興趣,由於世界變得很快,不曉得什麼熱門、什麼不熱門,最重要是小孩子在高中把基本學習技巧做好「找到興趣」。

中央大學教務長王文俊說,該與很多高中程合作,這次開的生活中的科學探究課程30多位學生參與,老師解說原理,讓學生動手做,反應非常熱烈。

桃園市長鄭文燦召開桃園城教育遊記者會,宣布高中生大學跨校選修課程啟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召開桃園城教育遊記者會,宣布高中生大學跨校選修課程啟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中)召開桃園城教育遊記者會,宣布高中生大學跨校選修課程啟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中)召開桃園城教育遊記者會,宣布高中生大學跨校選修課程啟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 物聯網 鄭文燦

延伸閱讀

桃園龍岡清真寺新大樓落成 讓更多人認識伊斯蘭文化

桃園原民族語鉛筆上市 鄭文燦:半價挺原民商品半價

中壢水資源回收中心動土 第1期工程預計後年5000戶接管

桃園吉林路道路拓寬後年完工 雙向4線道路改善交通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 新海研一號達成首次國際遠航

國造研究船新海研一號經歷24天、25000浬航程,航行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後於今日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遠航。本次科學航次任...

立委擬修法 9成大專生免學費

立法院昨召開教育文化委員會,十六名立委擬具「大學法」第卅五條及「專科學校法」第四十四條修正草案,增訂就讀大學和以上學位、...

避免「師師相護」… 淘汰不適任教師 調查小組限外聘

教育部昨公告修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若教師涉及特定解聘事項,需接受校事會議調查,且校事會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