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捷民權西路站有人落軌捲入車底 救護人員搶救中

AI技術突飛猛進 IT專家預言:一年後會「殺死」這行業

獨/合併案胎死腹中 花蓮高中決議暫緩與東華大學併校

對於花中決議暫緩合併,國立東華大學表示將另覓他校尋求合作。圖/東華大學提供
對於花中決議暫緩合併,國立東華大學表示將另覓他校尋求合作。圖/東華大學提供

國立花蓮高中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併案生變,花中上周召開校務會議決定暫緩;東華大學則說,此案已談10年,若花中無意願,學校不可能空等,將尋求與其他學校合作可能性。

花蓮高中15日召開校務會議,出席代表超過4分之3決議暫緩。校長楊鵬耀今天受訪表示,暫緩主因包括已做多次論述,教育部仍覺得必要性不夠足備,讓老師們有點灰心;另外就是大學端經費「得」補助5%,實質上可能有困難;第3個是要求成立原民班,對花中壓力比較大。

楊鵬耀表示,暫緩是校務會議共同決定,當天會後已先禮貌性口頭通知教育部和東華大學兩端,目前正處理公文作業,暫緩並非停止,若未來有新的變因,仍可能重新表決。

東華大學校長趙涵㨗說,此案從東華前校長吳茂昆時代展開討論,10年來兩校歷任多位校長,開了這麼多次會,就是想整合起來為地方做一點事,沒想到說變就變。

他說,東華大學今年新生註冊率百分百,仍希望和在地高中端密切合作,從高中階段就培養在地優秀學子,帶進大學端,不讓在地家長失望,這是東華一直以來的期望,既然花蓮高中緩議,東華也沒有時間空等,會另覓他校尋求合作。

近年來國內興起國立大學併高中職的熱潮,許多高中職搶當「附中」,盼引進大學資源,有利學校發展。前年4月東華重啟「附中養成計畫」,徵詢花中意願,花中前年5月初回復校務會議決議,同意改隸為東華附屬高中。

此後由東華副校長林信鋒、花中當時的校長詹滿福參與,兩校經過多次溝通討論,去年7月和今年7月,花中兩度提出計畫書送教育部審核,國教署認為有些細節需要敘明補強,退回修正,今年8月底再度退回後,花中決議暫緩。

東華大學校內人士指出,先前花中來校開會時自己提出不需要經費補助,現在換了個校長,卻以此作為暫緩理由;且花蓮原住民人數全國最多,成立原住民專班竟也成為暫緩原因之一,實在難理解。外界直指,前任校長詹滿福對合併案樂見其成,但楊鵬耀接任後,氛圍丕變,才讓合併案出現轉折。

楊鵬耀說,他帶領團隊和東華大學作了非常多次溝通,也陪伴老師思考合併效益,無論詹滿福校長或是他,都是尊重老師們的選擇,也是由不包含他在內的校內核心小組撰寫意見書,校務會議決定暫緩和他沒有直接關係。

不少家長對於合併案破局感到可惜,楊鵬耀說,花蓮高中和東華大學一直有實質合作,包括請東華大學教授到花中,或是花中學子到東華參訪,雖然暫緩合併,實質合作不會停擺,還會加深加廣。他認為,合併只是名字上的調整,實質合作反而更有利於兩校的結合。

花蓮高中上周召開校務會議,決議和東華大學的合併案暫緩。圖/報系資料照片
花蓮高中上周召開校務會議,決議和東華大學的合併案暫緩。圖/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 東華大學 花蓮

延伸閱讀

大學宿舍改善了嗎?立委籲重視弱勢學生租金補貼

看得到卻預約不到! 中小學再掀疫苗荒 教團籲採雙軌制

廖庭輝、彭揚凱/大學生住宿問題有改善?體檢教育部「宿舍提升計畫」

第十二輪疫苗接種人數全國最多 侯友宜:1天8萬人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