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吳大猷獎 女得主11年來最多
為獎勵年輕學者,科技部昨頒發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全國四十五名四十二歲以下學者獲獎;其中女性獲獎人達十五名占三分之一,多半來自理工生醫領域,人數是十一年來最多。今年獲獎者也見到更多異國面孔,如來自歐洲的馬騰,鑽研滿語對清代社會的影響;波蘭籍化學家帕偉鄂本嘗試以汗水檢測取代抽血、驗尿。
台大最年輕的副教授陳縕儂任教於資訊工程系,是今年女性得主之一。她說,自己致力於讓電腦讀懂口語,最大挑戰是人類說話語句不一定完整,且意義複雜,要訓練人工智慧讀懂語言背後的知識。
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俞蘋也是女性得主,她描述自己研究當代人類透過社群軟體接收政治資訊,提升更多人對公共事務的興趣,但也出現數位落差問題。很她享受自己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清大化學系副教授帕偉鄂本是此獎成立廿年來首名波蘭籍得主,他是台灣女婿,十年前因緣際會到當時的交大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從此在台落地生根。他的研究聚焦人體皮膚表面的汗水,希望非侵入性的「驗汗」,檢驗效果能與抽血、驗尿一樣,提升人類生活便利性。
科技部次長林敏聰說,昨除頒發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也頒發科研界最高榮譽、有「科技部奧斯卡獎」之稱的傑出特約研究員,以及獎勵學術界中生代的傑出研究獎,三獎項一共一三五人獲獎,當中包括八名來自美國、以色列等地的國際面孔,凸顯台灣科研界邁向國際化、組成更多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