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用「1億畫素」小米拍照慘輸「5000萬畫素」VIVO?專業網友曝:關鍵不是畫素

ChatGPT操弄大選民調、影響公投? 專家:有10倍超能力

海大附中畢業紀念冊印大陸五星旗 學校致歉回收重印

疫情之下怎麼開學? 北市中小學擬採線上線下混合班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電視台專訪表示,北市目前計畫採線上線下混合班,家中沒人照顧的到校上課,其他人持續在家線上上課,引發議論。圖/本報資料照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電視台專訪表示,北市目前計畫採線上線下混合班,家中沒人照顧的到校上課,其他人持續在家線上上課,引發議論。圖/本報資料照

疫情至今已過了兩個月,暑假也快過了一半,家長開始擔憂九月中小學開學問題,希望能回到校園上課。柯文哲接受《台灣啟示錄》訪問時表示,台北市從小學到高中均須為九月準時開學做好準備,加上老師們也施打好疫苗,因此目前計畫採「線上線下混合班」,假設一班25名學生,也許5名學童到校上課,其他20個在家採線上教學。

柯文哲更進一步解釋,到校上課的少數學生,主要是家裡沒有家長方便照顧,少數人到校也較不會感染。對於全體返回校園,柯文哲認為,除非全面打疫苗,但方法是人想出來的,就是想方法解決。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說,現在方案還在討論中,都是先討論,如何執行須看屆時疫情狀況,如果疫情可以降溫就沒有需求,但如果疫情不行,學習不能中斷,就要做出準備。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則表示,現正針對九月份開學研訂相關指引,並視情況調整,已諮詢過相關核心團隊成員,之後也會再與教師會、家長會、校長協會商討,讓準備做得更好。目前除了警消醫護的子女之外,也針對高三、國九、國小一、二年級等特別年級做出考量。

因九月開學前能否解封仍未知,北市開學將採線上線下混合班,部分學生到校、其餘在家上課。記者陳苡葳/攝影
因九月開學前能否解封仍未知,北市開學將採線上線下混合班,部分學生到校、其餘在家上課。記者陳苡葳/攝影
陳素慧說,如果疫情之下有需要,為了停課不停學,學生到學校也是採分流、到不同地點活動,避免不必要的接觸,並透過居家線上同步直播、電視公共頻道教學公播、部分學生到校等3種方式,讓線上、線下課程共同進行。

被問到要有多少的疫苗覆蓋率才可能全面重返校園,柯文哲則說,「有多少疫苗就有多少覆蓋率,這與我們無關」,他提到若現在疫苗覆蓋率是八成,現在就可以脫下口罩去happy了。

不少網友看完紛紛在各論壇留言,希望相關政策可以訂定的更加仔細確實,也疑惑到時該如何判斷「誰可以去學校,誰不能去學校」,擔心如果以抽籤的方式,可能間接使不能去學校的學生被送進安親班群聚,也有人希望可以開放至全班二分之一到校採梅花座上課。

北市 開學日

延伸閱讀

痛到不行!他打完莫德納二劑「捲成蝦子」 網揭這部位疼痛指數最高

本土疫情穩定 醫指「嚴防Delta」:2劑疫苗覆蓋率須60%

留紙條「生活太艱辛」 烏干達奧運選手搭新幹線逃逸失聯

他打AZ疫苗被收200元掛號費 診所稱「合法」:給你3顆藥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陳明通學倫案結果不公開 台大將函覆檢舉人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遭認定抄襲,學位雙雙遭撤銷,其指導教授、國安局前局長陳明通也遭檢...

天下為「公」?高中應屆畢業生入公立大學占比首破四成

教育部近日公告「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查結果提要分析,受少子化影響,110學年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只有...

延托沒補助 讀公幼竟貴準公幼1倍

為符合雙薪家庭上下班時段,教育部與地方政府近年積極提升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天指出,公幼家長若...

總統教育獎/不服罕病 用手學滑板、以耳代眼 鋼琴屢獲獎

教育部公布二○二三總統教育獎獲獎學生名單,其中建中學生顧文凱罹患罕病,雙手僅右手小拇指可施力,仍立志學會滑板,成績亦名列...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