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疫情衝擊度難關 私幼加入準公共踴躍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私立幼兒園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不僅有的還未收學費,八月開學在即,學生何時復學也未知。在這波疫情的推波助瀾之下,許多原本仍在觀望是否加入準公共幼兒園的私幼園所,因此增加進入準公共的意願,使得今年申請比以往踴躍。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準公共補助要點也在修正中。原有設施設備、教學補導等六項補助都維持,親職講座補助由原先一年1萬調成一年2萬,另鼓勵幼兒園招收兩歲幼幼班學生,將把一次性獎勵金,改為年年補。預計8月前會公告實施。
107年7月上路的準公共幼兒園制度至今四年,教育部統計,全國4099所私立幼兒園中,有1262所簽約為準公幼。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私幼雖然沒上學,但是仍要繳交萬元不等的學費,且未上學期間,也僅退費一、兩千元,爭議頗多,有家長乾脆直接退學。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表示,準公幼學費補助一半以上,又有設施設備費,還有鼓勵招收兩歲幼幼班的獎金,經費是很可觀的,過去業者不想加入,是不想受到太多管控,但看下來政府管控不嚴,再加上這次疫情的難關之下,許多在觀望中的私幼業者,當然想要加入,解決現階段的經營難關。
一位今年申請加入準公共化的新竹縣私幼業者說,之前觀望很久,但四年來一直沒加入,因為仍想要有自主課程的空間,但這波疫情讓授課變得不穩定,下學期也不知道孩子是否回校上學,種種變數與不安是加入準公共化最主要的原因。
幼教總會長洪懿聲說,這波疫情不知道會持續到什麼時候,且私立幼兒園八月就是下學期的開學,如何讓學校持續維持營運,確實讓很多幼兒園苦惱,如果加入準公共化幼兒園,政府八月就會將補貼經費撥足給學校,可以稍微緩解園所的經費壓力。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今年準公共幼兒園受理申請時間原本只到六月底,因不少私幼業者反映希望再加入,因此,申請時間延到七月中。觀察今年申請確實比往年踴躍。
對家長來說,準公共化幼兒園短期雖然可以讓學費壓力少很多,但民團仍呼籲,應盡快建制更多公共化幼兒園,才是長久之計。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表示,私幼這波疫情雖然不收代收代辦費,持續收學費跟雜費;就讀公共化幼兒園的家長六月是零負擔,老師的勞動條件也有保障,但部分私幼的老師卻反映被剝削,家長也要跟業者共同承擔損失。
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說,政府投入越來越多經費在準公共幼兒園,光是今年就編列五百億元的經費,但這些經費全部落入私人業者口袋,也不是長遠之計。盡快建置公共化幼兒園,才是有效遠見。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調查這次疫情期間準公共化幼兒園出勤狀況,兩階段非自主性的休假比率都達到七成以上,薪資影響部分,兩階段都有六成三以上的教保人員受到影響。
該會理事郭明旭表示,準公共幼兒園跟私立幼兒園一樣五年才接受一次評鑑,而且沒有明確的退場機制,更沒有財務控管,補助的錢,有多少用在提升教學品質跟場地,以及讓教保人員受惠,都打上大問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