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探究與實作模考題曝光 學生掌握這點就能拿高分

新課綱新增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學測也將納考,但探究課程沒有固定的教材教法,大考怎麼考,教師、考生都摸不著頭緒。新北市日前舉行全國首次市級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模擬考試,新北市教育局初步分析指出,考題難易度適中,學生應參與課程操作,就能成功解題。此外,該份試題與解答皆已上線,全國師生都可以下載取用。
109學年度新北市自然學科探究與實作模擬考共有42所新北市的高中參加,另有9所外縣市間高中參加。試題共計20題,每題5分,共計100分,測驗時間有50分鐘。試題又分為13題單選題、5題多選題以及2題非選擇題。
新北市教育局今召開解題記者會,並進行初步分析,以單選題13題的鑑別度來說,有12題達「可」以上,占92.31%,有10題達「良好」以上,占76.92%,另有9題達「非常良好」,占69.23%,試卷整體難易度達0.69,鑑別度良好,難易度適中。
明德高中物理老師陳育仁也是命題小組成員之一,他分析,學生必須要很認真參與課程,若實作課程只是坐在旁邊看,沒有親自參與,恐怕就容易失分。他也以第17題為例,要考學生規畫實驗的步驟流程,若學生有親自參與實作課,就會知道要注意哪些細節,但若參與的只是「菜單式」實驗,相對難得分。
「學習是可以轉移的」,陳育仁說,縱使學生沒有做過題目裡的實驗,若真正學到了能力,碰到探究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他強調,探究與實作重點在於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並判斷該現象可以被科學性的探究,注重可經由科學測量的變因,探究變因與變因間的關聯。
北區推動中心執行秘書洪逸文日前受訪時也表示,探究與實作考的是學生形成、界定問題,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學生沒有親手做過類似的實驗,但只要能判斷探究意義的問題,能讀懂圖表、解析問題敘述、了解實驗中的控制變因,並設定解決步驟,這些能力就可被「遷移」。
至於老師該怎麼教探究與實作?陳育仁說,老師要提升探究教學力,帶領學生完整執行四大探究學習內容,包含發現問題、規畫與研究、論證與建模、表達與分享。
陳育仁也強調,考題注重基本知識,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過去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各項探究與觀察,但也不希望老師把課程弄得像專題研究,若學習過程門檻太高,學生也興趣缺缺,學生也不會了解基礎知識該如何用來判定生活現象。
這次探究與實作模擬考題由新北市的高中老師自行研發,教師先參加12小時教材教法工作坊,確立9個命題方向,並分4組個命出一題組,再由核心小組逐題審查,另也經由專家審題並召開諮詢討論會,試題命題歷時半年,過程相當縝密。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該份試題及解答皆已公布在新北市中等教育資源網(https://se.ntpc.edu.tw/),全國師生都可以下載取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