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M87星系偏振光與黑洞磁場

繼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影像在二○一九年曝光,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國際合作計畫,昨再公布M87星系中心最新的偏振光影像。
中研院指出,「偏振」像是磁場留下的指紋,這次透過觀測偏振光,推論出黑洞周圍磁場分布方式,可進一步解析首張黑洞影像周圍的磁場結構,也可為鄰近黑洞外部磁場結構提供資訊,是重要里程碑,研究成果廿四日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
EHT理論模型工作小組協調人之一、台師大助理教授卜宏毅說,台灣的EHT團隊長期研究物質如何吸積到黑洞和黑洞噴流形成過程,這張黑洞的偏振影像除了透露出M87黑洞周圍的物質與輻射特性,也與前年公布的黑洞照片所推測的若干黑洞特徵相符合。
EHT偏振工作小組成員、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郭政育解釋,黑洞影像本身,頂多證明黑洞確實存在,沒辦法告訴我們太多黑洞的物理機制,包括黑洞怎麼吞噬氣體、如何造成噴流等。
他說明,人們一百年前就知道有巨大噴流的存在,相關理論模型也很多,這次透過偏振光的觀測帶出很多資訊,包括黑洞附近的磁場分布、強度,除透過這些訊息檢視理論模型的符合性,也能進一步運用到其他黑洞上。
郭政育說,由於偏振訊號非常微弱,資料處理過程很困難。但台灣的EHT成員對資料校正和分析貢獻許多心力,才得到這張偏振影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