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哪來妖風?北市帳篷遭吹翻、腳踏車飛天 日籍女觀眾慘受傷

猴痘疫苗預約有BUG?羅一鈞:轉檔異常、但一定打得到

侯友宜「首次出手」!勸退他選立委 挺洪孟楷拚連任

我國教育15歲分流 高職支持、科大嫌太早

我國學生15歲就要選擇進入高中或高職,高職主管認為此制合哩,科技大學主管則認為分流太早。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學生15歲就要選擇進入高中或高職,高職主管認為此制合哩,科技大學主管則認為分流太早。本報資料照片

有民眾批評我國學生太早面臨高中、高職升學關卡,雜揉高中、高職特性的「綜合高中」帶著「延後一年分流」的美意而生,卻又面臨退場危機,近16年有94校退場。科技大學主管表示,如今多數高中、高職畢業生都升學,最後在研究所階段「合而為一」,不分流的綜合高中更適合這個時代。但高職主管認為,「不分科」、「延後分流」只適合少數人,八成以上學生仍適合趁早定向,好好在一個領域精熟所學。

我國學生15歲就要選擇進入高中或高職,各界對「應從幾歲開始分流?」持不同定見。南部一名科技大學校長表示,當前產業需要更多高階人力,少有只需高職畢業的職缺,超過八成五高職生也因此選擇繼續升學。

這名校長表示,技專校院工學院大一所學課程和普通大學一樣,高中、高職生最終升讀研究所的比率也攀升,未來可能不必再區分高中、高職,綜合二者的「綜合高中」反而更符合社會所需。

他表示,高職無法再回到昔日「培養一技之長、畢業後直接就業」的定位,未來高中、高職就算不合流,也應重新思考兩者的分工和角色定位。

大安高工校長楊益強則說,雖然有許多大學倡導「不分系」,但他認為這只適合少數人,多數學生仍適合在15歲分流。若選讀高職,就能提早在一個領域精熟所學,養成專業。再加上近年國中職業試探教學資源提升,漸能協助國中生釐清自我志向。

他也表示,綜合高中是參考美國學制而設,美國因幅員遼闊,只好設立兼具高中、高職的學校供居民就近入學。但台灣學校密度高,很少人因居住地太遠而無法選讀高中或高職,「綜合高中」的必要性因此降低。

不過,中部一名國中輔導教師說,國中端職業試探教育資源還不足,一年約只有一次參訪高職的機會。另有私立高職主動來國中宣傳,但他們為吸引學生入學,介紹的通常不是校內開設的汽車科、園藝科等,而是宣傳活動讓學生感到好玩,像是安排熱舞社表演,對職業試探助益甚小。

升學 國中生 園藝科

延伸閱讀

辦學太難!綜合高中爆退場潮 近16年大減94校

影/崑科大新生黑天鵝命名賽 「華歌鵝、香奈鵝」勝出

進名校再跳槽?頂大轉系人數飆 台大開領域專長課程「證明是真愛」

停辦全國藝術競賽家長跳腳 雲林縣用全中運來彌補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台大砸錢留才 一年加薪150萬

中研院長廖俊智日前指出,台灣面臨博士班誘因、教授待遇、退休所得等三個「偏低」劣勢,不利國際競爭。為此,台大昨舉行校務會議...

砸百億推前瞻平台、人社領域卻掛蛋 吳政忠:會擠一擠

國科會今年在新春記者會宣布,今年將投入逾349億元在8大領域建立前瞻科研平台,相較其他七大平台皆編列超過20億的預算,卻...

幼教師生比1:12 盼3年後能達標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年新春團拜拋出調整幼教師生比至一比十二,將自一一二學年起從公共化幼兒園先行。潘文忠昨宣布三方針,若公共化...

雙北營養午餐喊漲 中南部觀望

近期蛋價及物價均飆漲,台北市營養午餐業者喊吃不消,有三所國小表示要漲價,其他中小學也醞釀調漲,北市教育局預估下學年營養午...

明道大學又爆欠薪教師組自救會 教育部令9日前改善

明道大學去年因財務狀況顯著惡化,遭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今(3/3)再傳出校方積欠教職員工兩個月薪水,高教工會今南下協助教職...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