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會客室/「土地會黏人」…下鄉守護童17載

「齊頭並進、不分你我,只要是對的方向,就能展現教育的價值。」去年獲師鐸獎的葉雅菁,十七年教職都在雲林縣崙背豐榮國小度過,從英語教師跨接行政職務,再接主任。葉雅菁認為,對教育堅持,才能發揮影響力,讓社會環境不一樣。
初任教職 當年哭著來偏鄉
「十七年前哭著來雲林。」回憶初任教職,從高雄到雲林報到的葉雅菁「誤會」豐榮很熱鬧,但實際上沿路都是田,路愈走愈荒涼。葉雅菁不諱言起初非常抗拒,也花兩年找機會調回家鄉,「可是這裡的土地會黏人,人們很可愛,想走都走不了。」葉雅菁說:「我在這裡找到當老師的價值。」
葉雅菁說,這裡只有田,學校旁邊就是公墓,吸毒人口多,很多父母幾乎放任孩子「自生自滅」,或由年邁雙親照顧,「學校就是孩子的全部」。她不斷思考「鄉下地方該如何翻轉困境?」
心繫學生 人稱「拚命三娘」
葉雅菁回憶,有次遇見學生的阿嬤哭著跑進學校哀求她,要她一定好好照顧雙親不在身邊的孫子,她當下體悟「偏鄉的孩子需要我」,並立下心願,會很努力把豐榮的孩子帶好,「從我手上畢業的孩子,沒有一個人走偏。」
成天幾乎都在學校打轉的葉雅菁,從白天到晚上睡覺前「想的都是學生」,做事全力以赴,是豐榮國小的拚命三娘。
翻轉環境 帶營隊辦夜光班
豐榮的孩子要到市區補習可說是天方夜譚,為了讓孩子有地方去,葉雅菁帶頭寫計畫,二○一三年開辦夜光天使班、二○一六年申請教育部夏日樂學營隊,不斷找經費讓學生在校從事免費社團。從木工、藝術美學、拍攝紀錄片、新住民語言學習等,都成了孩子學習多元才藝的大好機會,學生也到外表演、比賽,建立信心。
即使學校既偏僻又缺資源,葉雅菁表示,種種劣勢藏不住孩子純真的心。且學校裡也有一群同愛孩子的夥伴,每位老師都辛苦付出。葉雅菁也被志工感動,從情緒輔導、照顧孩子及幫助弱勢家庭,大家一起努力就是為翻轉孩子的教育環境。葉雅菁說:「愛的教育終究會成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