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回響/拉回中離生 教團籲加強追蹤
每年有約兩萬名中離生徘徊在生涯十字路口,茫然無助,本報關注中離生議題,引發討論。台灣青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秘書長劉志洋昨天指出,教育主管機關應釐清責任歸屬,只靠學校每月一通關心電話,流於形式的低度關懷,恐錯失拉一把的時機。
劉志洋表示,中離生最需要發展性資源的銜接和協助,應由地方教育局處設專案管理單位,中央給資源讓地方執行,加強個案追蹤力道,才是有效的解方。
劉志洋說,許多中離生因為志趣不合、缺乏學習成就感離開校園,多數中離生需要經濟、人際關係依附支持,卻面臨就業技能、資源不足困境,如何穩定在職場發展成為難題。若個案追蹤管理機制能發揮作用,便能引導中離生穩定就業之路,日後若有意願返校也是選項。
台少盟與民間基金會合作,推出返校助學計畫,提供助學金,高中職生每學期有三萬元,上路三年來幫助五十名中輟中離生返校。一名受助學員說,「我想擺脫犯罪家族標籤」,展現翻轉命運決心,讓社工聽了揪心又感動。
高雄市教育局表示,已列出中離率較高重點學校,定位中離率百分之五以上或中離生個案數五十人以上的學校。教育局三月將召開跨局處強化中途離校聯繫會報,除邀請社政與警政體系,也邀請國教署與會,及國教署所轄中離重點學校,避免因主管機關不同造成的管控漏洞,能更周全輔導關懷中離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