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頒獎 建北學生雙獲最高榮譽

2021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今舉行頒獎典禮,建國中學高二學生蘇庭昀,以及北一女中高三學生陳芊睿、葉芸廷拿下「青少年科學獎」;國外青少年科學獎則由研究工程學科的三名澳門學生獲得。有別於過往由總統或副總統親臨現場頒獎、勉勵我國青年科學人才,今年則由教育部長潘文忠到場頒獎。
潘文忠致詞時表示,普及全民科學理念、推動科學教育是努力目標,透過國際科展,提早培養學生世界觀,與各國優秀學生交流觀摩。今年有全球20國,超過500位年輕科學人才及老師齊聚參與2021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展示各國師生科研成果,互相分享研究經驗,提升台灣競爭力。
北一女學生陳芊睿、葉芸廷作品「探討雙黃酮類CRYT對抑制發炎反應與免疫細胞咦動的影響」拿下青少年科學獎。葉芸廷說,過去許多人研究CRYT的抗癌成效,卻鮮少談抗炎效果,從研究中也發現CRYT能抑制發炎現象擴散,進而恢復免疫平衡。
回顧研究過程,陳芊睿、葉芸廷兩人共花了一年半時間,研究初期技術較不純熟,有時為了要將細胞染色製成玻片去觀察,常早上五點半進實驗室,晚上十一點才離開,甚至曾因中研院的疫情,暫停進入實驗室一個月,家人也曾憂心「太投入」以致荒廢課業。如今獲獎,她們仍想將研究做得更深入,把CRYT基礎研究做得更完整。
建中學生蘇庭昀花費約3個月時間完成作品「mxn圖改造成一座森林的探討」,這項作品也獲得評審高度青睞。回顧研究動機,蘇庭昀說,當時是在TED網站上看到「如何最有效率地設置殺螞蟻的裝置」影片,他好奇究竟吸管要怎麼放,一定就能吸出螞蟻,若繪製成一張mxn圖中,至少要移除多少點後才能讓圖成為森林(沒有迴圈的圖)。
蘇庭昀利用程式輔助、反證法、構造法等,驗證棋盤對應最少點數。這項研究未來可以應用在街道放置監視器,才能順利追蹤人的去向;以及在廣大的樂園中,如何在方格中放置最少賣場服務員的站點等。
評審總召集人林榮耀今年也給予青年科學人才高度讚賞。他表示,今年國內作品139件,國外作品32件,合計共171件,國內作品的研究內容與學術水準,與往年相比均較佳,不少作品相當具有發表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的潛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