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本土語納必修 百所國中111年起每周加1節課

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111學年起國一、國二生每周必修一節本土語課程,將挪移伴隨108課綱上路的彈性學習課程來上。為避免彈性課程遭排擠,教育部課程審議會昨天決議調整每周上課節數規範,由現行國中每周要上32到35節課,改為未來至少33節、至多35節。按教育部統計,100多所國中目前每周只上32節課,未來要「加課」多上一節。
教育部表示,課審會昨天決議,國中必修本土語文課程,七、八年級列為部定課程,每周一節;九年級列為彈性學習選修課,由學校調查學生學習意願後開課。另為保障原住民學生學習權益,學校應於九年級彈性學習課程開設原住民族語文課程,每周至少一節。
國中必修本土語文課程,七、八年級列為部定課程,將排擠彈性學習課程。因此課審會昨天做出決議,為保障國中七、八年級每周仍有至少三節彈性學習課程,七、八年級彈性學習課程每周節數修正為「三到五節」 ,學習總節數修正為「33到35節」。
111學年起國小和高中也要必修本土語。教育部表示,國小每個年級都必修本土語文,列為部定課程,每周一節。高中生則要必修兩學分,各校還可依照學生學習需求,在校訂課程中規畫四學分課程,供學生選修。
教育部也說,本土語教學不只由老師來做,鼓勵家長一起投入。昨天修改新課綱規定,本土語除在各學習階段開設部定課程外,各校也應鼓勵家長,形成學習社群,支持學生在課後學習與應用本土語。
文化部表示,學校教育是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的重要關鍵,但非唯一環節,各部會及地方機關也要共同投入,包括強化公共服務、營造友善使用環境、加強大眾傳播、獎勵及製作多元出版品與視聽內容,以及補助、獎勵法人及民間推廣等措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