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中小學本土語必修誰來教? 在職師、師培生反應冷

【110學測】
閩南語等本土語言111學年將列在中小學必修,教育部規畫由正職教師來教,但教師團體直指,多數教師每周鐘點數已足,再加上教本土語要考取中高級以上證照,對於原本教國文或其他科目的教師來說不容易,大幅降低教學意願。此制上路後必導致師資荒,呼籲開放具語言教學能力的外部人士入校教書。
國家語言發展法前年底三讀通過,111學年起中小學生必修本土語言,包括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馬祖的閩東語和手語。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科長周佩君表示,本土語言科目甫納中小學必修,目標是113學年要培育1000名本土語教師。教育部近三年設立學士後學分班,開放沒有教師證的人士進修。但她強調,這非常態性,本土語言師資培育主力還是教師的職前培育,以及由現任教師在職進修。教育部持續請師培大學開設相關課程,現有八所師培大學開設閩南語、四所大學開原住民語、兩校開客語專長。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秘書長、國小教師李雅菁表示,近年教師新陳代謝慢,最資淺也已教七到八年,相當熟悉自己的科目。再加上原任教科目鐘點數已足,多數人無意教本土語。此外,教本土語要考取中高級以上證照,門檻不低,也降低現任教師跨科意願。如果能請有經驗的外部人力指導這科,教師都會贊成。
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也說,在職教師進修本土語意願不高,較有意願的是不擔任級任教師的小學科任教師,他們要累計多科專長,才不怕缺乏鐘點數,但這種教師是少數。
大學師培生對本土語言反應也很冷。一名師培大學主管表示,師培生學分數已比一般生高,若要再加修本土語專長,負荷更重。他任教的學校兼開師培課程和開放各界職場人士來進修的班級,在職生報名人數多於在校生。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