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學子街頭勸募,集眾人之愛守護兒少教育夢
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未來,不因貧窮而被侷限。康橋國際學校學生21、22日連續兩日走上街頭,由新店秀岡、青山、林口及新竹4個校區近4千名小三到高三的學生跨出舒適圈,以「灌溉教育夢想,『慈』『扶』童年綻放」為主軸關懷弱勢兒少,在雙北、桃園、新竹等地區街頭進行公益募款,將募集的款項捐助「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與「家扶基金會」。
近一年來,臺灣許多公益團體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捐款皆出現減少甚至短缺的情況,經營十分不易。而康橋國際學校自2011年起,每年皆由學生會發起與不同公益團體合作進行行動勸募活動,今年則與「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家扶基金會」合作,將所募得的款項灌溉貧窮、單親或是弱勢家庭孩子的教育夢想,並讓聽力受損的孩童感覺聲音,從學習音樂中治療聽力障礙。
康橋表示,學校重視的不只是課業上的學習,更希望透過各式活動,培養孩子勇於挑戰與獨立行動的多元能力,讓學習更多樣化。行動勸募有別於其他學校的募款方式,能讓學生轉被動為主動,孩子需深刻了解受助者的困難與需求,才能清楚表達助人心意,說服被勸募者。
每每進行行動勸募之前,每位學生都必須於事前做好準備,不論是時間、地點的安排,還是勸募的方式與內容都一再確認、演練。而要在大街上跟陌生人勸募,不僅需要開口的勇氣,同時也要承受被拒絕後的失落感,這都是自身經歷過,才會有最深刻的學習。
康橋的家長更分享,感謝學校辦理這個活動,看到孩子勇敢地開口,知道如何表達,更學習到如何面對拒絕,這真的是在課堂裡所學不到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體驗學習,而家長看見孩子的成長也深獲感動。
康橋期許學生透過行動勸募的寶貴經驗和學習,未來繼續傳承助人精神,努力回饋社會所需,成為有能力更有愛心的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