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住民語非國家語言 立委憂國小新住民語課受衝擊

國家語言發展法將閩南語等本土語言列為國小到高中必修,111學年起上路,但不包含新住民語,與教育部之前在108課綱將新住民語納入國小本土語言必選項目之一扞格。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到立法院備詢,立委羅美玲詢問,新住民語課程會不會受影響?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各校有義務要開學生想選的課,由學生作選擇。
新移民人口提升,羅美玲引述教育部提供的統計,開設新住民語的校數從108學年度的761校、1122班、3523人選修,直到109學年提升為1125校、2564班、7971人選修,顯示有意願修課的學生大幅提升。
108課綱去年上路,本土語如閩南語、客家語,以及新住民語如越南語、印尼語等,並列為國小語文領域必選,每周上一節課,學生可按個人意願選讀其中一門。不料課綱上路後語發法通過,規定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手語和閩東語必須是高中以下學校必修,但不包括新住民語。
一名課審委員說,按語發法規定,新住民若不修本土語言,不符語發法規定。不過語發法未規定學習強度,也就是沒有規定要修本土語言滿六年,或是可只修四年。小組日前研議出配套,擬安排新住民子女小學一、二年級先學本土語言,小學三年級以後才可選新住民母語。
不過近日又有立委提案修改語發法,要求國家語言不只落實到國小、國中、高中三個教育階段,而是這些教育階段中的每個年級都要修國家語言。第一線教師擔憂,修課節數若增,將衝擊其他科目,反彈此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