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無聲》談特教校性侵案 教部政次觀後感「很沉重」

國片《無聲》票房突破2千萬,入圍多項金馬大獎,靈感來自南部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案,在現實生活中也再度掀起熱議。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日前也前往電影院觀賞該片,坦言看完後「很沉重」,他也強調,身為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再讓此事發生,尤其在學校氛圍下,若學生、教育人員未即刻制止,「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台灣南部某特教學校在2009年至2011年間,在300多餘學生中,竟有多達100多起「生對生」性侵、性騷案,行為人與被害者都是聽障生,年齡從小二到高三不等,直到人本教育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指控該校出現重大行政缺失,整起事件才對外曝光。
《無聲》劇情靈感來自該事件,正式播映後,也引起外界對於現況改革的討論。蔡清華表示,這幾年部內對於相關議題做很多措施,包含修訂「教師法」對於教育人員知情未申報等事,明定處分,另對該校相關人事懲處、敏感度、學生身體自主權教育等,也都有進行加強。
蔡清華也說,電影中常聽到一句話「就是在玩啊!」,蔡清華指出,有些孩子認為在玩,但有孩子認為被侵犯,學生應理解尊重身體自主權,這方面的教育,也特別做加強,至於那所學校,也請性平專家、大學相關師資不定期做培訓研習,基本上都有做到。
「拍片者請教當初參與此案的性平專家等相關人士,部分反映出事實,確實看過後也滿沉重」蔡清華坦言,身為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再讓此事發生,尤其在學校氛圍下,若學生、教育人員沒有即刻制止,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蔡清華指出,對於學生、老師的宣導,除了讓他們對身體自主權有意識,也要扮演「吹哨者」角色,當知道學生發生狀況,學生、學校人員、家長要勇於說出口,共同建構防護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