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普查是機密?教部拒公開

新課綱上路已滿周年,本報獨家掌握,教育部日前曾普查全台適用新課綱的首屆高一生學習狀況,如多元選修、彈性學習時間及學習歷程檔案執行成效,樣本數高達數十萬人,也是唯一由官方主導的新課綱問卷調查。但初步普查結果包括全國及縣市平均數據,教育部全面封鎖、拒絕公開。
新課綱上路以來引發不少問題,首年執行實況也引發家長老師焦慮,教團和家長團體對此紛紛要求教育部「沒理由不公開」,直說資訊透明才有利於推動及檢討新課綱政策。
也有縣市政府新課綱課程推動高層透露,此調查數據初步顯示,多數學生對新課綱採「正向態度」,但確實有不少學生及教師至今不熟悉新課綱,導致政策推動「效果大打折扣」。該地方官員也認為教育部應公開相關數據,讓外界看見新課綱的好,也針對不足處啟動檢討機制,「這才是教育現場需要的」。
教育部「台灣後期中等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每學年會針對全台高中生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了解學習狀況。但一○八學年為新課綱實施首年,問卷內容大幅調整,尤其新增多項深入新課綱實施現況的問題,如彈性學習時間指導者是誰?未上傳學習歷程的具體原因為何?以及新課綱是否使學校辦學更有特色、或有助於學校教學正常化?
教育部已有初步數據結果,但對外「戒備森嚴」,各校只拿得到所屬學校的數據,看不到全國及其他縣市的表現。針對媒體提問,教育部一律回應「不提供」,也曾有立委書面函文提供,照樣吃閉門羹。
教育部回覆,此調查以三年為一期,第一年的調查仍在過程階段;且國教署曾承諾各校,調查結果不作為評比,不宜公開首年結果。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說,外界不理解新課綱執行成效,導致焦慮層出不窮,甚至有高中生連署廢除學習歷程檔案,對於彈性學習時間這類沒課本的「空白課程」也沒信心,教育部有責任公開調查數據。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也說,新課綱部分資料雖需要長時間觀察,但「教育部不能完全不提供」,應讓學生看法如實呈現;此問卷也針對教師進行調查,新課綱上路導致各校資源分配不均及員額不足,老師過勞超鐘點成新常態等問題,教育部也應檢討。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