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無師資!北市雙語校明年再增加 52校僅半數審核通過

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110學年度將再增21校,雙語學校將達全市公立國中小2成5。但雙語師資難招募,北市教育局坦言,今年有意申請轉型雙語學校共有52所,但經審查課程、師資規畫後,評估有些學校師資可能只夠「撐五年」,雙語夢也只好再緩緩;今年國中小雙語教師甄試要招91人,不僅報名不足額,在「寧缺勿濫」的前提下,最後僅錄取22名教師,但教育局強調,110學年度師資無虞,目前共有6管道招聘中,另訂有雙語教師獎勵機制,近日將對外公布,鼓勵更多教師投入雙語教育。
雙語師資不足,也讓雙語教育推動受阻,教育局長曾燦金坦言,雙語師資市場裡的人太少,師資培育機構要再加把勁,未來雙語市場很大,北市共有6種招募管道,包含國小教師聯合甄選、代理教師專班、雙語公費生、現職雙語教師增能培訓、外籍學人協同、具雙語專長優先介聘,其中公費生去年原只有1人,112年將有31人,把管道打通後,就會有師資進來。
除了師資,北市教育局逐年推出雙語教材,目前已有低年級健體、生活,以及國小三年級上學期自然、健體、藝文,今正式發表下學期教材,目前也著手編小四上學期教材,預計明年寒假推出。
北市共有199所市立國中、小,自106學年度推動雙語學校試辦計畫,目前共有28校,預計110學年度將再新增15所國小、6所國中,總計49校,佔全市國中小四分之一;若要轉型成雙語學校,全英語授課節數需佔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國中一周12節、國小高年級11節、中年級10節、低年級8節,科目可由各校自行規畫,教師可依108新課綱內容編撰雙語教材,經各校領域小組、課發會審核通過即可使用,北市教育局也逐年研編雙語教材,供教學現場參考。
北市教育局中等教育科長諶亦聰表示,學校轉型雙語學校,全英語授課節數要達標,多數學校會將操作型課程轉型,國小如音樂、美術、健康、綜合、體育、自然;國中則有各校彈性課程,另如健體、音樂、美術、家政,自然科則可採穿插式,比如一周三節課,其中2節授課採中文教學,另1節實驗課則採英文教學,都是熱門的轉型選擇。
北市三民國中自109學年度施行雙語教育,校長莊國彰說,學校從2年前開始準備,早期有推國際教育,現在就順勢而為,從國一新生開始施行雙語教育,融入家政、音樂、美術、健體以及彈性課程,共有13節雙語授課,雖然外師進步來,但既有教師願意增能,今年招生開紅盤,新生比往年多招4成。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