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高中生提案廢除學習歷程檔案 3天5千人附議

108課綱起每個高中生都要建置學習歷程檔案,本月初有學生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匿名提案,盼教育部廢除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三天就吸引5000人附議,達到附議門檻。他說,此制導致很多學生花時間擔心沒內容可上傳,無法專注在課程學習上。學習歷程內容也難證明自己實力,不如廢除,讓高中生自由探索跨領域事務,不必三年都帶著壓力學習。
提案人表示,他觀察身邊的同學、老師,及許多新課綱學生,發現學習歷程最重要的目的,好像不再是學習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而是變成一個上大學前要做好的作業,完成檔案「只是交差了事罷了」。他也說,學習歷程和現行的個人申請備審資料不同,高一就要開始準備。但很多科系只採計和自身領域相關的高中科目,學生如果志向轉變,三年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一名補教老師說,學習歷程除上傳每學期成績,還包括多元選修課成果。大都會學校班級數多,能開的多元選修課程自然多,反之偏鄉小校根本不可能有足夠師資開多元課程。偏鄉學習資源少,導致官方或民間檢定如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等,都較有利家境資源充足的學生。
板橋高中校長賴春錦分析,以學校立場,確實希望學生多多上傳,板中108學年平均每生上傳五件作品,而教育部最高容納量是一學年六件。坊間也有補習班主打相關課程,讓學生感到「學習歷程需要很充實」,造成壓力。志向不明學生壓力尤其大,主因是擔憂自己的作品無法對應選填科系,影響升學機會。
但賴春錦仍肯定學習歷程設置目的,他表示,目前的學生都是學測後才急忙準備備審資料,學習歷程把備審資料準備時間拉長為三年,真實度較高。
教育部國教署則說,學習歷程是基於新課綱重視的「強化課程輔導諮詢」目標,故建置學習歷程資料庫來記錄高中生學習歷程,輔導學生以達適性發展目標。國教署感謝提案人提此議,也會持續關注此連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