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私校撒錢/錢哪來?縮教育投資 扣老師年終

私校大撒幣搶招生,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分析,原因之一是廣告效益,但也導致其他校為「輸人不輸陣」,形成招生割喉戰,陷入惡性競爭;另一因素則是官方補助,教育部高教經費與註冊率掛勾,「用百萬元打廣告,提高註冊率換來兩百萬補助款」,對學校還是利大於弊。
教育部表示,目前私校補助款中,有七成屬「獎勵」項目,此項目額度與各校註冊率相關。若註冊率未達八成,減三成「獎勵」;未達七成,減四成獎勵;未達六成,減五成獎勵;未達五成,不予核配獎勵經費。
全國私立學校產業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私大在少子化趨勢下,逆向大撒幣已是「矛盾亂象」。不少私大拿這麼多錢作為招生獎金,但「羊毛出在毛身上」,鉅額獎金恐排擠學校教育經費,只能大砍教育軟硬體投資、甚至從師資薪資動刀,「連獎學金都是從老師年終獎金扣來的」。
尤榮輝也表示,教育部作為主管機關應注意私校為招生,濫發獎助學金是否危害教學品質,甚至侵害學生受教權和教職員工作權。他也建議考生應慎選財務健全、辦學品質優良的學校,不要短視近利。
魏佳卉表示,少子化趨勢下,教育部對於中後段班大學應有積極輔導措施、或有完善退場機制,否則各校為求穩住基本生源,可能陷入惡性競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