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大學專任「老」師占比創新高 50歲以上占6成

未滿40歲大專院校專任教師 剩不到1成
教育部公布去年各級學校統計,50歲以上大專院校專任教師比率創歷史新高,達五成九,比起2009年三成三,足足增加約二成六。未滿40歲大專院校專任教師,也從2009年二成一降至2018年剩不到一成,大學教師高齡化危機持續發酵。
為了攬才,教育部近年祭出多項措施,如玉山計畫的高教深耕彈性薪資,替教師加薪。以及玉山青年學者,由教育部補助年薪外加最高150萬元;或是要求境外生超過學生總數3%的大學,把境外生納入生師比計算。科技部也推動愛因斯坦、哥倫布兩大年輕學者計畫,鼓勵青年投入學術研究。
但根據最新統計,去年大學教師人數持續下滑,從2009年5萬658人降至4萬6137人,為過去十多年來最低;且50歲以上大專院校專任教師占比不減反增。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台灣因少子化趨勢,高教師資需求降低,導致教職缺額愈來愈少。一方面,制度上難以強迫資深教師退休,另一方面員額又不足以提供年輕博士就業,已形成高教師資高齡化的結構性問題。
尤榮輝表示,資深老師具授課經驗好,「老」老師多,並不是問題,關鍵問題在於年輕的老師不夠多,高教經驗就無法傳承下一代,大學創新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尤榮輝說,目前不少公立大學專任教師,退休後會到私大發展事業第二春、可同時領私大薪水及公校退休金,這些雙薪老教授占了上千個缺,「是爭議問題」,呼籲教育部出手解決這問題,「效果可能比玉山學者更好」。或補助大學增聘博士後研究員,讓年輕博士生有出路。
教育部表示,近年我國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漸趨高齡化,日後恐因人才斷層影響教研能量,將持續檢討加強扶植青壯年學者,制度也將滾動調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