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出版社 連最基本品質都沒顧到」

「各國沒有像台灣這樣審教科書的!」台灣教科書的審查制度是「審到最後一定會過」,也因此造成有出版社抱持「糊弄」(敷衍、將就)心態,錯字一堆、文句不順,有如把審查委員當校對員,連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研究中心主任楊國揚談起,都只能搖頭嘆息。
「你能想像一本書的審查意見,竟多達一百多頁嗎?」楊國揚說,審查委員最痛苦的是,內容錯誤率高、文句不通順,審委還要幫忙順文字、挑錯字,擺明把審委當校對員,出版社送審前連最基本的品質都沒顧到。
楊國揚說,以日本教科書為例,今年送審沒過,下次再送審就是四年後,所以日本很多出版教科書出版社倒閉,但課本品質好。美國則是學校選定某一版本教科書後,會持續用五到八年;今年沒選到,下次要再等五到八年後。
楊國揚說,日本跟台灣的教科書都是採審查制,但日本課綱相對較明確,課綱下也有解釋,讓出版社比較好編書,「台灣比較缺少這一塊」。尤其,有時課綱像「天書」,出版社根本看不懂寫什麼,他認為「解釋」很重要。
他舉例,國外在課綱外,通常會有解讀課綱的版本,通常由教育部發布,讓出版社根據解讀版本來編書,而不是只依課綱編書,「課綱下如果有個解釋,出版社會比較清楚怎麼編」。
南一書局發言人顏世枋說,目前對重編的機制和標準不夠明確,建議未來訂得更嚴苛清楚,出版社需要統一標準。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審課本主要依據是課綱,就有「尺度」問題,有的審委從嚴把關,有的則是比較寬容。審查教科書的過程,「人的因素還是蠻大」,應回歸專業審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