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在家讀書抗疫 國立圖書館電子書借閱量增4成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國人旅遊次數減、各級學校延後開學,不必出門和花錢的圖書館電子書閱讀風氣增。國立圖書館統計電子書借閱量,今年1月都比去年同期成長四成以上。學者分析,1980年以降的年輕族群更偏好電子書,工具書讀者比文學小說讀者更常使用電子書。
位在新北市的國立台灣圖書館統計,今年1月電子書借閱量比去年1月增加四成七,單月借閱量突破2萬冊;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1月電子書借閱量達1.5萬冊,比去年同期成長四成五。
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柯皓仁說,疫情影響是一部份原因,電子書借閱量能夠成長,還包括國立和六都圖書館近兩年採購量提升,且廣於宣傳。電子書也不受地域影響,全國人民都可上網借閱。
兩家圖書館統計,今年電子書借閱冊數成長超過四成,不過借閱人次僅成長二到三成,表示單一讀者借閱電子書冊數提升。柯皓仁說,民國70年後出生的讀者伴隨網路成長,對電子書接納度尤高。另外,讀者讀電子書也要看類型,像商管等工具書,讀者閱讀目的是找資料,而非從頭到尾看完,電子書需求高;但文學小說讀者還是較常看紙本書。
公共資訊圖書館副館長賴忠勤說,公資圖電子書已有4萬多種,以一年增2000種的目標提升中,類型以普羅大眾書為主,專業學術讀物較少。館內仍先購入紙本新書,出版一陣子才購入電子書,搶先看的讀者還是要排隊等紙本書。
我國目前有544間公共圖書館,電子書採購量較大的國立圖書館有三家,包括國家圖書館、台灣圖書館、公共資訊圖書館;其餘為各縣市圖書館。教育部表示,我國民眾使用圖書館資源風氣漸盛,去年公共圖書館借閱冊數創歷年新高,9200萬人次共借閱7700多萬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