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籲:高收入家庭讀公幼 應差別收費
幼教政策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政策重點之一,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昨呼籲政府應清楚定位公共化(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的功能與角色,以幫助經濟弱勢家庭為主,若就讀公幼幼兒的家庭收入為高所得者,應該仿效日本收取較高的學費。
對此,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目前不會對此議題回應。
教育部、衛福部日前共同召開記者會表示,明年起,二至三歲幼兒若由準公共托嬰中心或保母帶,家長每月可拿六千元補助,約一萬六千名幼兒受惠,以補足準公共化政策中二到三歲「補助空窗期」。一一三年前並將增設八百班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二歲專班(幼幼班)。至於韓國瑜陣營,最近會提出托育相關政策。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表示,為解決少子化問題,政府去年提出準公共幼兒園政策,但在既定框架下,仍存在許多不公平、不合理分配教育資源的問題,尤其是劣幣驅逐良幣與反淘汰的問題最嚴重。
幼教聯合總會表示,政府號召私幼與政府簽約來推動準公共幼兒園政策,造成某些公幼招生不滿額,且已有鄉立招生不足的幼兒園,卻又要花八千多萬蓋兩所非營利幼兒園,這表示市場已飽和,形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與錯置。
幼教聯合總會說,國家投入最多經費設立公幼,但公幼教保服務最短,但又不符合家長工作需求的園所,有家長認為,多數公幼未提供娃娃車接送,加上寒暑假期間,又得另外安排幼童生活。公幼應以幫助經濟弱勢家庭為主,富有家庭的小孩讀公幼,應負擔較高的學費,這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所以政府應通盤檢討公共化資源設置與合理的分配的問題,避免教育資源浪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