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特教生抽離式上課 難融一般生

籲採融合教育 讓資源班教師入普通班
12月3日是「身心障礙者關懷日」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指出,目前國內多數特教資源班的授課模式,仍採取將學生抽離至資源班教室上課的抽離模式或外加模式,認為容易造成身心障礙者的「隔離」狀況,呼籲應採「融合教育」,最重要的則是讓資源班教師進入普通班級。
全教總特委會副主委鍾正信說,設立資源班目的希望讓身心障礙孩子有同樣平等的地位,讓身心障礙的孩子在教育的階段試著與大家一起學習、生活與相處,而抽離式或外加式無法讓他們有效學習。
全教總統計,全台各縣市對於特教老師入班教學規定不一,部分縣市允許入班協同或支援服務與抽離、外加進行搭配運用,但新竹縣、苗栗縣、嘉義縣、屏東縣與澎湖縣不採計特教老師入班教學為授課節數,其他允許的限制也重重,包括要撰寫課程計畫或是僅能採計兩節課等。
全教總視障專案負責人謝曼莉表示,資源班教師能協助學生融入一般生學習,而特教老師要視身心障礙學生需要哪些技能才能夠跟著班上學習規畫相關課程,但大多時間身心障礙學生仍要在原本環境學習,需要特教老師入班一同協同教學,如果特教老師沒被計算在教師授課節數,就無法讓這些學生有在普通班學習的技能。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點名苗栗縣政府,對資優學生與身心障礙學生不一樣,僅有資優學生的授課節數可採計、但身心障礙學生卻無法採計。他呼籲,各縣市應檢視資源班教師授課節數採計規定,除了直接教學外,對於協助身心障礙學生「融合」有實質意義的協同教學、合作教學及依學生需求衍生的支援服務亦列入授課節數,且不應有節數的限制。
張旭政說,據統計,22縣市有7至8種樣態與規定,中小學的主管機關是各縣市政府為主管機關,期待教育部行政指導讓各縣市政府有參考的範本。
國教署:身心障態樣多 難用單一模式訂定
【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教育部國教署組長蔡志明表示,因為調整授課時數等涉及地方的員額、經費編列等,教育部將邀集各縣市政府溝通了解其困難,但也會針對一些協進作為先行。但他也說,因為身心障礙學生態樣很多,難以用單一模式去訂定,也需要視實際需求,「畢竟每個孩子情況都不一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