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張繪圖 了解COVID-19疫苗競賽歷程

【製圖: 迪安娜.馬克斯、亞歷山大.史戴格梅爾】
COVID-19疫苗有了新進展,從研發到運輸分配的疫苗競賽之路,用一張圖讓你一目了然!
專家建議可能需要開發多種疫苗,每人施打兩劑(或許每年一次),才能開始保護全球人口免於感染COVID-19。沒有一種疫苗能百分之百有效,即使獲得核准,在廣泛使用前仍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各國政府與科學家設定了多條不同且交疊的疫苗開發時程。本文呈現其中一個充滿雄心的願景。
保護群體
專家認為,要抑制COVID-19傳播,需要有大約70%的人口已經康復或是已經接種疫苗;其餘民眾則仍易感染這種疾病。如果早期的疫苗只有五成的效力──這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目前設定的最低門檻──那麼光靠100%的接種率並不能實現群體免疫,但是或許能預防這種病毒造成更嚴重的衝擊。
研發
過去針對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等其他冠狀病毒的研究,正在幫助科學家加快疫苗研發進度。
臨床試驗
疫苗必須通過多個步驟的測試過程,證實為安全和有效,才能獲得政府與國際核准。
大規模生產
疫苗含有複雜的生物科技成分,大量生產可能是研發過程中最大的瓶頸。
全球運輸
為了將疫苗從生產地點運送至全球各地,需要廣泛的冷藏系統網絡。
分配
產品一旦送達當地,政府將負責儲存並運送至有需求的社區。
疫苗接種
一個國家的大小、資源和人們接種疫苗的意願,將決定接種策略;接種疫苗會需要大量的注射器、防護設備和健康衛生工作者。
預估的全球疫苗年供給量與年需求量:需要158億劑疫苗(一人兩劑)
更多內容文章,在《國家地理》雜誌2020年11月號 NO.228「病毒重整世界!一場肺炎大流行,改變了什麼?」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