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媽對不起」 高雄女碩士造謠陳菊過世貼文向她致歉

關稅戰拉高日系車價 美國車能靠「愛國心」搏翻身?

特斯拉利潤暴跌71%!馬斯克:5月起少碰川普政府事務

擁抱AI!金融業運用AI指引草案 介紹與未來因應

【文.沈大白、黃 追】

名校大學 A 教授參加一場博士論文口試,遇對人工智慧(AI)頗有研究的 B 教授,並分享其對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發展的觀察。B 教授表示,生成式 AI 不僅可撰寫文章、製作音樂、繪圖及寫程式,甚至回答問題的能力,可謂已從小學程度,提升至大學水平。

B教授表示, 以 ChatGPT為例, 若對其提問:電線桿上有 10 隻鳥,用槍擊中 1 隻,請問還剩下幾隻?在 ChatGPT 早期版本的答案是 9 隻!面對相同提問,ChatGPT進化版本則會回答:當你用槍擊中電線桿上 1 隻鳥時,其他鳥很可能會因為聲響或動作而飛走。所以當你擊中 1 隻鳥後,電線桿上可能不會剩下任何鳥,答案是 0 隻。

從前揭變化可瞭解,生成式 AI 幾以一日大倍數式進展,包含能考慮更多實際情境,如鳥被嚇飛的可能性,從而提供更精準和實際的回答,而非僅有數學計算;而在理解語境和雙關語方面,亦有大幅度提升。因而現已有許多公司嘗試將生成式 AI 應用在客戶服務、工作流程自動化及市場行銷。惟萬物皆有一體兩面,使用是一回事,能否妥適管理更是另一回事。因此各國監管機關對此亦投以極高關注,我國亦不例外。本文以下梳理國內外對 AI 技術應用之規範或指引發展現況,以供參考。

我國金融業運用AI指引(草案)

盤點過往 AI 發展及應用經驗,概有包含演算法偏誤、相關技術或產品偏離原先使用目的、擁有善惡兩種用途,以及演算法設計不良或現有技術限制等潛在風險。為有效防範可能潛在風險,各國近年來積極致力於制訂有關 AI發展的規範或指引,期望能預防及改善 AI 發展所可能帶來風險與問題。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為鼓勵金融機構善用科技,以負責任創新為核心,應用可信賴的 AI 技術,以發展更貼近民眾需求的金融服務,並引導業者在兼顧消費者權益、倫理道德及金融市場秩序下,投入科技創新,提升服務效率、品質及競爭力,於去(2023)年 12 月 28 日發布「金融業運用 AI 指引」(草案)。同時,為使草案內容能符合實務運作所需,以臻完備,並以 60 天為期,對外公開徵詢各界意見。金管會表示,係依去年 10 月 17 日所公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之核心原則與相關推動政策」內容,且參考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所發布相關指引,經召開多次內、外部會議討論,並參採專家學者、各金融業同業公會及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意見後訂定草案。草案內容分為總章則及六章次。

總章則

總章則是為共通事項,主要說明AI 相關定義、AI 系統生命週期、風險評估框架、以風險為基礎落實核心原則的方式、協力廠商業者的監督管理等共通事項。例如對AI 有如下相關定義:

1. AI 系統:係指透過大量資料學習,利用機器學習或相關建立模型之演算法,進行感知、預測、決策、規劃、推理、溝通等模仿人類學習、思考及反應模式之技術。

2. 生成式 AI:係指可以生成模擬人類智慧創造之內容的相關 AI 系統,其內容形式包括但不限於文章、圖像、音訊、影片及程式碼等。

草案強調,金融機構運用 AI 系統,可能為自行研發並使用,有關 AI 系統的生命週期主要包括以下各階段:

1.系統規劃及設計:設定明確的系統目標及需求。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4.2月號】

延伸閱讀

卡達總理:收到哈瑪斯對新加薩停火提議正面回應

海外醫學系畢業生取得國考資格 衛福部公布選配新草案

影/彰化妙齡女爛醉狂飆 逆向撞死移工再掃斷電線桿 590戶停電

打造永續海洋!海保法草案列立院優先法案 海委會公布去年10大政績

相關新聞

人壽保單的強制執行

壽險契約或解約金、累積之保單價值準備金,得否作為強制執行的標的?學說或實務見解不同,惟經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裁定肯認後,保單遭強制執行案件量暴增,恐引發爭議,金管會日前預告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明定免予強制執行之保險契約類型,並引入國外介入權,盼兼顧債務人、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維護保險保障。

營所稅申報損益項目 不符規定之五種補稅情形

營利事業申報營所稅,若有損益項目申報不符規定,遭稅局查核補稅,可能加徵利息,或處以罰鍰。本文彙整可能發生的五種情形與實務應注意事項,包括:補稅加息免罰、補稅加罰、補稅免息免罰、補稅加徵滯納金與利息,以及未依扣繳規定之處罰並向員工補徵綜所稅等。

金融機構 財務碳排放實務

金融業雖不屬於高碳密集度產業,然而,其透過投融資、保險或承銷業務影響力而間接 促成之碳排放,被視為檢視金融機構淨零轉型的關鍵指標。IFRS 永續揭露準則 S2 號更明確要求金融機構揭露投融資組合財務碳排放。金融機構應即早設置財務碳排放計算工作流程與管理機制,幫助利害關係人瞭解投融資活動對整體氣候的影響,並抓住低碳經濟轉型的商業機會。

解密「臺版 N號房」鏈上金流 區塊鏈暗影—揭露數位犯罪新危機

「臺版 N 號房」事件曝光,隱匿且可能非法的鏈上金流,也突顯區塊鏈、加密貨幣等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孕育了各種新興金融犯罪的可能性。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區塊鏈技術真的是這些新型金融犯罪的原罪嗎?

金融業範疇三碳排放與 綠色金融之關聯:投融資、承銷與保險業務

在推動永續發展上,金融機構主要目標是藉由綠色投融資活動,協助客戶減排,進而實現淨零排放,乃屬於範疇三排放。國際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持續發布與擴展碳排放相關準則,協助金融機構蒐集、衡量與揭露碳排放數據,國內已有多家金融機構加入,有助制訂碳排策略、推動綠色金融。

內部控制新扉頁 永續資訊之管理

金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應將永續資訊之管理作業納入內部控制制度,證交所與櫃買中心亦整合國際標準與我國規範,發布參考項目範例,協助企業建立必要之永續資訊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提高永續資訊揭露品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