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所得額不計入房地合一交易損失 似有損納稅人權益

【文.徐俊賢】

又到了每年 5 月報稅時節,營利事業於申報營所稅時,房地合一 2.0 之交易所得須與營所稅本稅課稅所得分開計稅,再合併計算基本所得額進而計算基本稅額,以與一般所得稅額作比較,後者若低於前者則應繳納最低稅負。不過,房地合一交易若產生損失,在計算最低稅負的總「課稅所得額」可能面臨不利情況,因為表格規定損失不計,故無法與本稅課稅所得正負相抵,有損納稅義務人權益。

本稅課稅所得額之計算可認列損失

111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第 1 頁損益及稅額計算表(以下簡稱申報書第 1 頁)第53 欄「全年所得額」,為「當年度營業淨利」加「非營業收益」減「非營業損失」計算而得。「全年所得額」減去各項免稅所得等,為「課稅所得額」,再乘上 20% 為當年度營所稅額。而各項免稅所得,常見的減項包括證券交易所得、符合獎勵之免稅所得等。

由於房地合一交易所得須與當年度所得分開計稅,因此須藉 134 欄從「課稅所得額」減除。這是因為營利事業在計算「非營業收入」時,須將房地合一交易所得計入如 40 欄「處分資產利益」,因此在計算本稅營所稅額前,須先將房地合一交易所得自課稅所得減除。

房地合一交易分開計稅

表格餘額不顯示損失

寫申報書第 C1-1 頁「交易符合所得稅法第4條之4規定房屋、土地、房屋使用權、預售屋及其坐落基地暨股份或出資額之收入、成本、費用、損失明細表」。134 欄金額納入第 C1-1 頁之交易所得或損失(A1、A2、A3欄),減去當年度不同稅率之交易損失減除額、前十年核定之交易損失減除額,為課稅所得或損失(D1、D2、D3欄),再減去土地漲價總數額(F1、F2、F3 欄),為「減除土地漲價總數額後之餘額 」(G1、G2、G3 欄 ), 再 乘 上 依 房地持有期間長短所適用的稅率,為房地合一所得之應納稅額。

不過,由於申報書第C1-1 頁主要目的是為了計算稅額,故表格中房地交易課稅所得、減除土地漲價總數額之餘額,若是損失,填寫指引是「以 0 填入」,才得以計算稅額。

房地合一交易損失

無法與基本所得額相抵

計算營所稅本稅、分開計稅之金額後,還得計算基本所得額,以判斷是否須申報最低稅負。依申報書第 2 頁「課稅所得額」依次加上證券交易所得、各項免稅所得,即為「基本所得額」。基本所得額扣除 50 萬元乘以稅率 12% 為「基本稅額」。若基本稅額大於一般所得稅額(應納稅額減投資抵減),即須向稅局補繳差額稅款。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3.5月號】

延伸閱讀

科學園區土地不夠用 苗栗推35公頃農業區變更產專區

歷史共業!南北桃園都有道路土地爭議 議員籲市府還公道

郭高雄造勢萬人到場成最強候選人? 侯友宜:尊重黨中央

跟車子不同!他好奇「房子真的保值嗎」 網點名這一項是重點

相關新聞

房屋稅2.0來了 適用範圍及影響一次看

為落實居住正義,促進房屋利用率,行政院日前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 2.0 方案,又稱囤房稅 2.0。未來非自住房屋稅率之地板跟天花板,將同時提高至2%至 4.8%,且由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並採差別稅率。提醒納稅人,各項房地稅目適用優惠要件各不相同,尤須釐清。

IFRS 永續揭露準則最新發展趨勢

永續揭露議題熱度不減,金管會正式公布我國自 2026 年起,上市櫃公司分階段直接採用IFRS 永續揭露準則,透過與國際一致且可比之永續揭露,將可提升我國企業之國際能見度,引導永續資金投資。ISSB 目前已公布 S1 及 S2 準則,企業該如何揭露永續相關風險與機會,掌握國際準則發展趨勢?

企業因應永續發展之道 設定可衡量成效指標

現代企業經營強調永續發展,企業的經營目標不再僅局限於追求股東利益,而是為了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而創造長期價值,朝向實現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邁進。

永續資訊揭露與國際接軌

金管會日前正式發布「我國接軌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藍圖」,以直接採用方式,規劃自2026 年會計年度起分三階段適用 IFRS 永續揭露準則。於多數國家仍在評估如何接軌IFRS 永續揭露準則時,我國與國際同步,宣布直接採用,顯示我國的永續行動力。

優化新創環境 最新租稅 優惠大利多

持續優化新創環境,乃為臺灣經濟成長注入活水。從產業創新條例、生醫發展條例、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企業併購法、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再到文創產業發展法,提供相關租稅利多優惠,由法規挺新創,為臺灣新創壯大助攻。

新創資源大補帖

創新創業是經濟成長重要驅動力,也是臺灣提升國際能見度的關鍵優勢。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以裕資金、廣服務、創聚落及鏈市場等策略來協助新創成長,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