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後 金管會的永續政策方向-專訪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黃天牧主任委員

【文.編輯部】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7 次締約方會議(COP 27)已落幕,面對愈來愈嚴峻的氣候變遷,如何落實行動達到淨零目標,將是全球各國的重大挑戰。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黃天牧主任委員特別接受本刊專訪,針對COP 27 後必須正視的永續議題提出看法,並說明金管會如何透過金融市場力量深化我國永續發展,以及對於推動我國永續報告書揭露環境、社會、治理(ESG)資訊的政策方向。

Q:COP 27後,全球必須正視的永續議題?

去(2022)年極端氣候現象席捲全球,世界各地相繼傳出氣候災害,中國及非洲乾旱導致數百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和饑荒、阿爾卑斯山大規模冰川崩落引發雪崩、歐洲熱浪迫使上萬人撤離家園、巴基斯坦洪災甚至釀成超過千人喪生,這些災害事件的發生,印證氣候危機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嚴重威脅全球生態與人民的生命安全。

去年在埃及舉辦的 COP 27 即以「共同落實(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為主題,透過「 減 緩(Mitigation)」、「調適(Adaptation)」、「融資(Finance)」及「合作(Collaboration)」四大目標,來審視各國在承諾淨零排放後取得的進展,並正式討論氣候賠償、氣候融資的議題。觀察本次COP 27 大會,有二大永續議題值得正視,一是各方應切實將已經提出的目標轉化為行動;二是各國及各公私機構應合作因應急迫的氣候變遷挑戰。

檢視淨零承諾 化目標為行動

首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在COP 27前發布《2022年排放差距報告 》,並以「機會之窗即將關閉(The Closing Window)」作為標題,指出自 2021 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COP 26以來,各國對2030年的減排行動讓溫室氣體排放量 減少不到1%。此外,依照目前各國的減碳目標與政策推估,本世紀末預計將升溫2.4至2.6度C,與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於2度C以下,並努力限制在 1.5度C以下」的目標相比仍相去甚遠。對此,英國《經濟學人》也以「Say Goodbye to 1.5°C」作為封面標題,封面中的地球儀上方有一顆象徵箭靶的蘋果,然而被一箭穿心的不是蘋果,卻是下方的地球儀,顯示出各國即使紛紛制定了氣候政策、投入眾多資源推動減碳措施,但相關作為仍然無法達成 1.5 度C的目標。

有鑒於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於COP 27期間公布第一份檢視淨零承諾的報告。這份由加拿大前氣候部長麥肯納(Catherine McKenna)與聯合國「反漂 綠高階專業小組 」共同撰寫的報告取名為「誠信的重要 」(Integrity Matters),列出十項具體建議,強調落實行動的重要,並應避免落入漂綠的情況。這十項建議包括:減碳目標設定、利用自願式碳權交易訂定零碳轉型計畫、淘汰化石燃料及擴大再生能源、加速投資在轉型項目、遊說宣傳之準則、公正轉型及問責等,讓企業、金融機構、城市及地方區域能透過這份報告自我檢視是否與國際推動減碳的步伐一致,真正以誠信行動落實淨零。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3.1月號】

延伸閱讀

史上最重!國泰世華銀頻當機 金管會重罰1200萬元、總座減薪

金管會推綠色轉型 立委批進度輸給企業

台股萬4保衛戰 有條件限空令 虎年封關前不退場

揪炒房團去監控ATM?金管會黃天牧說不夠周延將檢討

相關新聞

房屋稅2.0來了 適用範圍及影響一次看

為落實居住正義,促進房屋利用率,行政院日前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 2.0 方案,又稱囤房稅 2.0。未來非自住房屋稅率之地板跟天花板,將同時提高至2%至 4.8%,且由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並採差別稅率。提醒納稅人,各項房地稅目適用優惠要件各不相同,尤須釐清。

IFRS 永續揭露準則最新發展趨勢

永續揭露議題熱度不減,金管會正式公布我國自 2026 年起,上市櫃公司分階段直接採用IFRS 永續揭露準則,透過與國際一致且可比之永續揭露,將可提升我國企業之國際能見度,引導永續資金投資。ISSB 目前已公布 S1 及 S2 準則,企業該如何揭露永續相關風險與機會,掌握國際準則發展趨勢?

企業因應永續發展之道 設定可衡量成效指標

現代企業經營強調永續發展,企業的經營目標不再僅局限於追求股東利益,而是為了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而創造長期價值,朝向實現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邁進。

永續資訊揭露與國際接軌

金管會日前正式發布「我國接軌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藍圖」,以直接採用方式,規劃自2026 年會計年度起分三階段適用 IFRS 永續揭露準則。於多數國家仍在評估如何接軌IFRS 永續揭露準則時,我國與國際同步,宣布直接採用,顯示我國的永續行動力。

優化新創環境 最新租稅 優惠大利多

持續優化新創環境,乃為臺灣經濟成長注入活水。從產業創新條例、生醫發展條例、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企業併購法、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再到文創產業發展法,提供相關租稅利多優惠,由法規挺新創,為臺灣新創壯大助攻。

新創資源大補帖

創新創業是經濟成長重要驅動力,也是臺灣提升國際能見度的關鍵優勢。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以裕資金、廣服務、創聚落及鏈市場等策略來協助新創成長,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