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14分科物理/計算量大 解題師:半導體製程+罕見對數圖入題決勝關鍵

北市婦走斑馬線過馬路被撞死 駕駛:有看到她但來不及煞車

114分科物理/比模擬考簡單、中等偏易 考生:多觀念題要靈活運用

從地緣政治看世界大學排名變化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在中美貿易戰與俄烏戰爭之後,地緣政治開始以各種形勢影響全球政經局勢、產業脈動及科技發展,連國際教育也深受地緣政治所牽動。近年來,許多國家移民政策的重大變化,已實質影響國際間的學術合作與研究資金流動,地緣政治緊張會改變學生簽證核發、學者聘任與移動自由,而各國教育機構實施「上限」或試圖減少國際學生人數的做法,都可能降低世界大學「國際化程度」這項排名指標,傳統留學目的地國的主導地位亦將面臨更多來自國內外的挑戰。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日前剛發布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從今年榜單來看,美國作為全球高等教育強國的地位依然穩固。麻省理工學院不僅連續11年蟬聯榜首,斯坦福大學重回第三名,不過過去美國曾擁有佔據全球前十榜單一半的輝煌成績,目前只能以四強與英國並列第一。從前百大名單來看,美國是上升幅度最大的國家,共有11所大學排名提升,包括史丹佛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西北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布朗大學、賓州州立大學、波士頓大學和普渡大學。儘管有許多大學排名下降,今年沒有一所美國大學跌出前100名。

延伸閱讀:QS發布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三所大學入選全球200大

然而,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波及,國際學生和未來全球的大學排名都正在悄悄改變。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國家層面實施保護主義措施、以及用於高等教育的公共資金減少的同時,作為傳統的四大留學目的地: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都出現了國際學生比例下降的情況。無論是透過收緊學生簽證的要求、改變甚至撤銷處理學生簽證,或是對於教育機構招收國際學生數量加強各種限制,國際學生對特定目的地的偏好度可能會持續下降。

美、英、加、澳留學政策改變

澳洲從2025年起全面改革學生簽證政策,在國際教育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在簽證政策修訂後,不僅針對被視為高風險的國家進行限制,也加強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STEM)學生的審查;為了遏止逾期居留和非法就業,提出更嚴格的財務要求,並對陪同留學學生的家屬實施更嚴格的審查,此外,澳洲也關閉大量僵屍學校,嚴防學生借讀打工而非真讀書,從各種環節上都變得更嚴格,澳洲政府的目的是控制移民數量、維護教育質量,強化制度完整性,遏止簽證濫用,但這意味著申請前往澳洲留學的時間延長、被拒的可能性增加、成本更高[1]。

隨著川普政府近期在美國境內對於國際學生的打壓行動,美國也進一步收緊了留學生簽證相關政策,國務院宣布申請美國學生簽證的學生現在必須解鎖其社群媒體帳號供美國政府審查,先前曾暫停的學生簽證面試至今也尚未全面恢復,讓準備今年秋季前往美國留學的全球學生面臨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整體而言美國趨勢偏向審核更嚴格、更注重風險性,與過往相比更為政治導向,不只考語言與財力,更深入檢查申請者的社群媒體、網路言論、政治立場與社群互動[2]。

英國首相Keir Starmer今年5月發布了一份題為《恢復對移民體系的控制》的新白皮書,宣布對移民體系進行廣泛改革,根據一系列改革措施,國際學生在完成學業後,若無技術工人簽證,在英國的停時間從現行的2年縮減為18個月,並要求大學需對國際學生的學費收入徵收6%的稅款。英國大學聯盟(UUK)認為這些變化將對英國高等教育帶來更大壓力,並影響國際學生對以英國作為留學目的地的吸引力[3]。英國目前正在推出一系列留學簽證改革,包括限制伴隨家屬的學生簽證、縮短畢業後在英國工作時間、提高院校與學生的合規要求、拉長晉升至永久居留的時程;並附帶徵稅及資金、語言門檻提高等措施,以達到控制移民和強化學生簽證制衡。雖然英國整體方向仍是歡迎學生來留學,但政策方向已經更挑剔、更重合規性。

留學生政策也漸趨嚴格的還有加拿大,重點不在語言或財力,而是透過配額、院校監管、專業對應等方式進行精準控管,讓整體競爭更為激烈。加拿大為了緩解住房、醫療保健和其他服務的壓力,2024年限制了學習許可證申請數量,這項措施使來加拿大的國際學生人數減少約40%,2025年設定核發的上限又比去年減少10%。除K‑12及少數豁免群體外,大專及以上學習類別需同步提交省級或地區證明信(PAL/TAL),否則會被拒簽;此外還新增簽證錄取通知(LOA)必須由指定學習機構驗證、調整畢業後工作簽證(PGWP)條件,只接受符合 Express Entry長期短缺職業領域的科目[4]。長期以來,因為優秀的教育機構、友善的移民法以及便利的就業和居留條件,加拿大一直是印度學生的熱門留學目的地,近期的新政策讓加拿大向印度學生發放的學習許可數量減少了31%,對印度學生前往加拿大留學的吸引力產生極大衝擊。

過去這四大國家已經習慣接收大量國際學生,現在越來越需要在短時間內應對國內政策變化,並制訂新的海外招聘策略和管道。根據QS統計,於此同時四大國家高等教育的國際教師比例也顯著下降,而國際教師比例是衡量高等教育行業就業吸引力和院校國際化程度的指標,近年來各國政府在規範國際研究合作和大學全球參與度的措施也顯而易見,這四個國家在國際研究網絡得分均顯著下降,儘管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保持領先地位,其高等教育領域也將繼續保持卓越的整體表現,但國內政策辯論和監管干預對國際教育的影響仍不容低估。

新興留學國正奮力崛起

在新冠疫情之後,國際學生需求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全球對優秀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國際學生選擇亞洲區域內學習有日益成長的趨勢,加上曾經是國際學生主要來源國的國家,高等教育體系品質和績效的也正迅速提高,更多學生開始考慮教育的可負擔性,像是更便宜的學費和更低的生活成本、以及畢業後的移民機會和總體上更友好的環境,都成為留學決策的指標。

在今年發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加拿大、澳洲、英國和美國的大學繼續提升其全球排名,而來自「另類留學目的地」的大學排名也顯著提升。根據QS統計,愛爾蘭、德國和紐西蘭名列26個國家和地區之列,這些國家和地區至少有50%的大學排名有所提升。同時,阿聯酋和韓國在內的新興留學目的地也出現了排名上升,其中韓國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50名。

中國是繼美國、英國、新加坡和澳洲之後,全球僅有的五個至少有兩所大學躋身全球前20名的國家之一。中國保持了其在前100名(5所)、前200名(9所)和前500名(33所)的排名,並在前1000名中新增了兩所大學,背後都可以見到政府政策主導大學排名成長的軌跡,同時也是國力的象徵。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被視為四大國際學生的主要來源,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學生選擇在離家較近的地方學習,中國招收國際學生數量的成長,也是地緣政治影響和全球高等教育環境變化下的結果,中國和其他新興留學目的國,都正在崛起中。

世界大學排名不僅純粹學術表現的結果,而是一個深受國際政治、經濟、語言與文化權力影響的產物,地緣政治將會從國際研究合作、政策投資學術流動性、國際聲譽等多方面,持續左右各國大學的排名表現。

參考資料: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6 Supplement

備註:

[1] 2025/1/30,Australia’s 2025 Student Visa Overhaul: A Game Chang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 2025/6/19,What to Know About New Social Media Screening Rules for Student Visas.

[3] 2025/5/12,Keir Starmer faces business backlash over UK migration curbs.

[4] 2025/1/24,2025 provincial and territorial allocations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cap.

作者:吳碧娥
現任: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3期;歡迎加入NAIPNews網站會員成為我們的訂戶,以掌握最關鍵的專利商標智財消息!】

延伸閱讀

加國總理致電撤數位服務稅 白宮:他向川普屈服了

美英貿易協議6月30日生效 英國汽車與飛機零件獲降關稅

加拿大液化天然氣首銷亞洲 議員盼台灣成合作夥伴

接見英國商貿副大臣 賴:盼英國支持台灣加入CPTPP

相關新聞

USPTO打詐!鎖定虛偽優惠聲明及問題簽名文件

USPTO宣布,利用不實優惠資格聲明短繳規費者,將依法加徵欠繳金額至少三倍的罰款,而非署名人親簽的簽文,亦是其打詐查察重點。若官方認定事涉違規,視情節輕重,可合併執行多重處分,包括但不限於所涉案件USPTO程序中止、代理人移送懲戒之類。

從G 1/24、G 2/24與G 1/23看歐洲專利局擴大上訴委員會的角色演化

歐洲專利局擴大上訴委員會(Enlarged Board of Appeal, EBA)在2024年間受理了三件重大法律問題移送案 ─ G 1/24(主張解釋)、G 2/24(介入人地位)與G 1/23(專利延長請求的權利性問題),三案分別由不同技術上訴委員會提出,涵蓋主張解釋標準、當事人適格與行政-司法程序間接軌問題,體現了當前EPC體系中各種潛在制度張力的集體浮現。

歐洲專利局上訴委員會2024年報告分析

2024年對歐洲專利局(EPO)上訴委員會(Boards of Appeal, BoA)而言,是深化改革後邁向效率與品質雙軌並行的重要轉捩點。自組織架構改革完成以來,BoA首次訂下更積極的目標:至2025年底,使未結案件中,僅有不超過10%超過24個月的存續時間。2024年年報不僅呈現此新目標下的具體進展,也從案件處理、內外部對話、法務品質、數位轉型等面向,揭示歐洲專利審判機制的全面革新。

日本專利局揭示AI領域全球專利競爭態勢:中國壓倒性領先 日本醫療應用另闢蹊徑

日本專利局(JPO)於2025年6月發布最新報告《AI関連発明の申請動向調査(国際編)》(下稱《報告》),深入分析自2015年起全球人工智慧(AI)相關技術在八大子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包括AI核心技術、圖像/影像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卷積神經網路(CNN)、遞迴神經網路(RNN/LSTM)、深度強化學習以及Transformer架構技術。報告以INPADOC專利家族為單位,結合XLSCOUT資料庫,對中、美、韓、日等主要技術強國的專利活動進行總體與微觀解析,試圖勾勒出日本在全球AI專利競爭中的定位與潛在優勢。

日本智財權審判制度運作與實務透析:2024年《審判及上訴實務研究會》綜合報告

日本專利局(JPO)審判暨上訴部自2006年起,每年均召集企業智慧財產權實務操作者、專利律師、律師及專利局行政法官等多方代表,組成「審判暨上訴實務研究會」(Trial and Appeal Practitioner Study Group) (下稱《研究會》)。此《研究會》旨在透過對具代表性之審判及法院裁判案件進行多角度分析,進而形塑審查與審判判斷的準則及將其細緻化,以提升日本智慧財產制度的透明度與預測性。

從地緣政治看世界大學排名變化

在中美貿易戰與俄烏戰爭之後,地緣政治開始以各種形勢影響全球政經局勢、產業脈動及科技發展,連國際教育也深受地緣政治所牽動。近年來,許多國家移民政策的重大變化,已實質影響國際間的學術合作與研究資金流動,地緣政治緊張會改變學生簽證核發、學者聘任與移動自由,而各國教育機構實施「上限」或試圖減少國際學生人數的做法,都可能降低世界大學「國際化程度」這項排名指標,傳統留學目的地國的主導地位亦將面臨更多來自國內外的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