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地方補助「愈修愈黑箱」!北市轟中央 陳其邁也嘆「欲哭無淚」

大雷雨狂炸!台南、屏東淹水警戒 專家:降雨熱區轉移至嘉義以南

印度空難逾240死僅1人倖存 警方:他坐緊急出口附近 跳出機艙逃生

中央大學攜手日本ispace 自主研發台灣首次國際登月計畫!

圖1.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右三)帶領研究團隊展示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圖1.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右三)帶領研究團隊展示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行政院從2019年核定長達10年的「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主要將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超高解析度光學衛星及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組成完整的衛星星系守護台灣,台灣近年來也積極展開「重返月球」任務,並在2024年將展開首次國際登月計畫。由國立中央大學自主研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已運往日本JAXA 筑波太空中心,與日本民間登月公司ispace的HAKUTO-R Mission 2登月小艇整合研究成果,預計最快今年底即可發射升空,推動國際深太空合作,鏈結台灣與國際太空產業。

中央大學今年參與教育部在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的展出,分享「台灣登月及太空環境探索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DSRP)重量僅有400公克,設計完全由中央大學一手包辧,是台灣第一個深太空科學酬載,旨在了解深太空輻射環境及其對人類科技產品的影響。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的開發,主要是累積過去飛鼠號(IDEASSat)的開發實飛經驗,加以改良精進游離輻射容忍度,要讓游離輻射的風險降至最低,同時要掌握熱控,使軟硬體設備得以在嚴苛的太空環境下得以運行。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指出,所謂的「深太空」是距離地球2000公里以上的太空環境,當中的游離輻射環境充滿嚴苛的挑戰。陽翼先進科技引介中央大學並促成與SpaceBD太空服務公司共同合作,將「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加入日本民間登月公司ispace的HAKUTO-R Mission 2登月任務,通過地面測試和驗證成功後,已在去(2023)年12月運往日本JAXA筑波太空中心,準備參與ispace HAKUTO-R Mission 2任務。

「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一顆0.3U大小的太空酬載,掛載在ispace Hakuto-R登月小艇外部。酬載包含控制板、運算單元、嵌入式軟體、輻射劑量儀及可用來儲存資料並偵測單粒子位元翻轉的快閃記憶體。酬載外殼透過輻射片及多層隔熱薄膜保護內部電子元件避免受到外面嚴苛的熱輻射環境影響,是這項研發的創新亮點。

圖2. 中央大學展出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圖片來源:創博會官網
圖2. 中央大學展出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圖片來源:創博會官網

張起維認為,在台灣還在發展深太空酬載開發能力的情況下,可以順利整合及完成任務的科學酬載,同時HAKUTO-R登月小艇要能成功登陸並自主運作,也是一項必須克服的艱鉅挑戰。近年來立方衛星的崛起,可大幅降低衛星的發射費用與開發時間,掀起國際太空產業熱潮。此次的登月計畫的雄心壯志,建構於中央大學立方衛星累積的堅實基礎,從2021年飛鼠號、2022年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CU Boulder)和印度太空科學與科技學院(IIST)合作的INSPIRESat-1,乃至2023年與鴻海科技共同研製的PEARL 1C和PEARL 1H (珍珠號),2023年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的ARCADE。中央大學目前已從無到有成功主導或合作發射五顆小型人造衛星,建構出科學酬載完整成功的飛行履歷,以及最高等級的技術就緒能力,未來將繼續推動與國際間的深太空合作。

 

作者:吳碧娥
現任: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70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第一金投信挺AI、太空產業

台製元件最快2027年搭英共乘衛星 進行太空環境驗測

月球太空基地將用垃圾興建?NASA盼以地球回收物 在月球建太空站

攸泰科技偕 TASA 及工研院 參加太空年會

相關新聞

Wi-Fi 7市場迎來爆炸性成長 科技巨頭競逐標準必要專利

隨著物聯網設備的興起、連網型設備和智慧家電需求的增加、智慧型手機用戶數量的成長,2030年全球使用行動互聯網人口將上升至55億用戶,對於高速連接和高效數據傳輸的需求日益顯著,Wi-Fi 7市場即將迎來爆炸性成長。根據MarketsandMarkets發布的研究報告,Wi-Fi 7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達到242億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為57.2%。 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在1997年創立了第一個Wi-Fi標準 802.11b被廣泛接受後,至今發展至第七代標準Wi-Fi 7(IEEE 802.11be),透過2.4、5 和 6 GHz三個資料頻段以及超寬數據頻道,合併在一起以實現更高的效能,從而推動從消費電子到工業自動化等各個行業的創新。然而,在Wi-Fi 7這項技術飛躍的背後,隱藏著標準必要專利(SEP)的激烈戰場。

WIPO揭曉2025年全球獎30強名單 五大類新創企業用智財發熱發光!

2025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全球獎項匯聚來自全球各地最具創新性的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展現出世界各國在智慧財產權應用、技術革新與永續發展方面的卓越成果。今年WIPO收到了來自95個國家共780多份申請,最終選出入圍的30家企業,涵蓋健康、環境、資訊通訊科技、創意產業、農業食品等多元領域,展現企業如何利用智慧財產權為各行各業帶來正面影響。

印度德里高院裁決:消費者瞬間混淆即構成商標侵權 — Under Armour成功阻截印度公司使用「AERO ARMOUR」商標

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近日作出標誌性裁決,明確「消費者即使僅產生瞬間混淆」亦構成商標侵權,為全球品牌在印度市場的商標保護樹立新基準。法院於2025年5月23日頒布臨時禁制令,禁止印度服裝公司AERO ARMOUR繼續使用涉事商標,並撤銷早前單一法官駁回美國運動品牌Under Armour臨時救濟申請的判決。

美國著作權局《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第三部分:使用資料訓練Gen AI是否構成合理使用?

美國著作權局於5月9日公布《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下稱《報告》)第三部分,討論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系統開發時使用他人著作當作訓練資料,是否造成侵權及可否構成合理使用問題。《報告》中核心認定,Gen AI的系統開發與訓練確實會造成侵害著作權的高度風險,至於是否可以主張合理使用,主要須看最後利用的方式和個案判斷。這樣的結論引發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川普5月10日立刻開除原本美國的著作權局長。

法院駁回音樂出版商對AI公司的初步禁制令聲請:2025年Concord案

2023年10月18日,原告包括Concord Music Group在內的8家音樂出版商(以Concord方統稱)於美國田納西州中區聯邦地區法院起訴AI公司Anthropic,指控其擅用受著作權保護的歌詞來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模型,侵害Concord方的著作權。2024年6月24日,本案因管轄權問題,改由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審理。2024年8月1日,Concord向法院聲請初步禁制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要求禁止Anthropic繼續侵害其著作權。法院於2025年3月25日作成裁定。

開源技術在AI潮流下的重要性:風險與進步共存

隨著專有人工智慧(AI)模型的成本面考量、雲端基礎設施的普及化,以及開源技術(open source technology)社群逐漸成熟和活躍,使開源AI模型蓬勃發展,如由Meta開發的Llama、由Google推出的Gemma及由Microsoft開發的Phi-2等代表性基礎模型,可兼顧運算效能、輕量化與企業部署彈性,且提供使用者/開發者客製化地調整、部署並整合至特定應用情境中。 隨著生成式AI(Gen AI)正加速進入商業應用階段,各界愈加重視模型的開發來源透明度、應用過程的掌控程度以及推論結果的可驗證性,亦使開源技術逐漸成為企業導入AI的優先考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