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色列轟炸伊朗重水反應爐!德黑蘭空襲以醫院釀「嚴重毀損」傷亡不明

臉書FB將推「密碼金鑰」!1支手機登入帳號 免記符號英文字串

他買3萬元洗碗機事後被要求「補1200元差額」!律師點1原因:違法了

日本半導體現況與台日合作方向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4年AI引領半導體產業發展,在AI需求和記憶體帶動下,全球半導體市場呈現成長態勢,成為全球兵家必爭的重點產業。半導體產業受地緣政治、俄烏戰爭持續、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影響,各國紛紛投入巨額資金、租稅優惠,吸引半導體廠商落地,逐步建構自身的半導體生產能量。由於半導體產業仰賴高度分工且供應鏈複雜,各國藉由吸引國際大廠在地設廠或投資、發展產業鏈的關鍵技術,或進一步展開國際合作,以期鞏固自身在國際半導體產業的地位。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MRI)海外部主席研究員河村憲子指出,日本半導體政策從較為長期觀點出發,力圖建構日本國內的半導體供應鏈,第一步先確保半導體產業在日本製造的基礎建設,再透過國際合作進行技術開發,目標在2030年讓日本國產半導體產值達到15兆日圓。

日前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MIC)與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針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台日合作機會」為主題,探討日本半導體政策動向與產業鏈現況,共同思考台灣與日本在半導體產業鏈各有優勢與強項的情境下,如何增加台日雙方合作機會,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促使產業創新發展。

日本半導體產業政策

日本在半導體原材料與精密設備等領域具備發展優勢,河村憲子指出,日本以經產省為首的半導體戰略目標方面,短期至2025年將確保穩定的在地供應,強化半導體的生產基礎建設;中期至2030年則聚焦先進製程量產體系相關技術研發,透過人才培育、國際合作等建構完善的半導體產業環境。地方政策推動上,如北海道、東北、九州等半導體產業聚落所在的地方政府,也相繼祭出支援政策,期能帶動就業、提升地方經濟。

圖1. 日本半導體產業長期目標;圖片來源:日本三菱總研研究所彙整、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提供
圖1. 日本半導體產業長期目標;圖片來源:日本三菱總研研究所彙整、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提供

另一方面,日本也設立「戰略領域國內生產促進稅制」,對半導體生產及銷售實施為期10年的稅額扣除,除提供初期投資支援,也擴大到生產階段,以持續吸引企業投資。同時修訂「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法」部分條款,若半導體重要物資供應鏈及產業基礎的國外企業,與日本企業存在供應鏈上關係,即可獲得融資支援。

日本半導體政策藉由具體、務實的規劃與對投資廠商的支援,已陸續展現成果。台灣在晶圓製造、封裝與測試、材料、IC設計等領域具備發展優勢,近年亦陸續發布相關政策措施,期望增加產能、人才,以及材料與設備自主率,據以維持先進製程研發與製造在全球位居要角,並且期望吸引國外大廠赴台設廠與投資,補足台灣在精密設備在地生產的自主能量,因此,日本相關經驗深具參考價值。

河村憲子認為,台廠若要考慮與日本半導體合作,日本有3大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首先是強項為電力、水資源等基礎建設的北海道地區,還有廣大的土地可作為實證場域應用;日本東北地區可用來作為研發據點,培育半導體設計人才;最後是已吸引相關企業群聚、形成半導體生態圈的九州地區,鄰近亞洲市場方便國際合作,更是九州的優勢。

台日半導體合作方向

在台日合作方面,河村憲子認為,台日雙方可以推動研發合作,開創新一代半導體應用市場。開發新一代半導體、半導體產業永續發展,以及聚焦培育設計人才是共通的產業課題,透過台日合作一方面短期內強化供應鏈韌性,同謀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發展,更重要的是同步推動應用案例領先研發、開發新一代半導體。面對多元且日趨複雜的社會課題,大數據資料、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等運用情境增加,運用在健康、教育、環境、能源、移動、防災基礎建設,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是探索嶄新需求的商機寶庫。

另一方面,目前全球半導體應用市場競爭白熱化,從開發到商品化,縮短所需期間的必要性提升,可運用日本半導體生態系地利,在生態系內建構能一貫推動「研究到實證」的場域,不僅加快半導體實證速度,並確保開發後可迅速進行實證的場域,日本有1.2億萬人口,除了有一定的市場規模,還能當作先進技術、高齡人士市場的測試場域,長期而言還能放眼「開發-應用-市場」,作為進軍第三國前置準備,目前已有台灣新創企業在日本的合作案例。

河村憲子強調,受到日本政府強力推動政策及補助款激勵,日本各地的半導體生態系正在加速形成,台灣廠商可多留意掌握各地區現況即發展課題,據以找出各生態系的商機。若能善用日本市場、生態系特性,將汽車、機器人、AI、醫療、再生能源等新一代半導體應用案例之產業,在日本取得基於一定市場規模的實證實驗結果,發展成為台灣半導體相關產業進軍第三國的中繼據點。也可望基於一定市場規模之實證實驗結果,發展成為進軍第三國之中繼據點。今後半導體合作模式應放眼更為長期、永續發展, 解決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及育才課題為當務之急,鎖定開創嶄新應用案例之研發設計,以及根據市場需求、透過實證合作提供相關的服務和產品。

 

資料來源:

 

作者:吳碧娥
現任: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70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崇越揪供應鏈 進軍日本

教學重互動、社會更開放 日韓生赴台學中文

與中交惡日、韓改來台學中文 境外生源國日本竄升第4

擅闖民宅破千次 日本男被逮宣稱:這樣做很紓壓

相關新聞

用地理標示說好產品故事 智慧局應扮演領頭羊角色!

在國際市場競爭愈趨激烈、消費者日益重視產品來源與文化價值的時代,地理標示(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I)不再只是單純的產地證明,而是串連品質、文化、信任與品牌的強力工具。越南智慧財產局(IP VIETNAM)在過去十年間,透過積極推動地理標示制度,成功讓一系列原本僅限於地方消費的農漁產品躍上國際舞台。這項成果對台灣而言,不僅具有借鏡價值,更凸顯出智慧財產制度在產業升級與地方經濟振興中的潛力與急迫性。越南的積極作法尤具借鏡價值,讓我們重新思考:台灣的智慧財產局,是否應該也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利用地理標示說好在地特色好物的動人故事,並將之推向國際舞台?

2025智財服務業AI應用報告:專利翻譯及商標檢索應用最普及且品質受肯定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席捲全球的浪潮中,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IP)領域也免不了身陷其中,正悄悄的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變革。Questel於2025年發布的《知識產權行業前瞻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AI已不再是實驗性工具,而是重塑產業格局的核心力量。從工具應用邁入策略轉型,從流程輔助走向決策驅動,智慧財產權的未來,正在AI的演算之中被重新定義。

AI時代的電力黑洞:引發能源產業下一波科技革命

人工智慧(AI)正掀起新一波全球技術浪潮,不僅重新定義商業與社會運作邏輯,更對能源系統帶來前所未見的挑戰與機會。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於2025年發表的《Energy and AI》特別報告 (下稱《報告》),AI在訓練與部署階段對電力的高度依賴,已使「電力」成為AI擴張的關鍵資源,而AI本身也具備轉型能源體系的巨大潛能。

AI技術拓展材料科學領域新應用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步導入材料科學領域,傳統研發模式正走向轉型,過往材料開發仰賴大量實驗試錯與高成本模擬,其週期冗長且效率有限,而AI可透過加速運算與深度學習模型,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材料的設計、性能預測與製程優化,可大幅壓縮開發時間並降低資源浪費,例如可協助人們由目標材料特性反推潛力候選物、設計可行的合成與驗證流程以及根據實驗數據即時調整模型參數等。 過去耗時、耗力的流程,現在僅需數天即可完成,大幅縮短傳統研發流程。因此,AI應用於材料科學的技術亦受到國際企業的高度關注,如Google與Microsoft已積極布局相關應用,顯示出AI在材料科學的應用將正成為新一輪技術投資與產業布局的焦點。

2025能源轉型未來投資展望:聚焦再生能源、能源效率與交通運輸

在全球氣候危機與能源安全雙重壓力下,能源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根據KPMG最新發布的《能源轉型投資展望:2025年及未來》報告,基於對36個國家、11個產業1400名能源轉型投資者的深入研究,多數投資者(72%)認為能源轉型資產的投資正迅速增加。事實上,2024年全球能源投資預計將創下3兆美元的歷史新高,其中約2兆美元將用於再生能源技術與基礎建設,接近同年度化石燃料投資額的兩倍。這場能源革命不僅重塑能源產業本身,金融投資者、新興能源開發商、再生能源業者與高耗能產業皆在尋求相關投資機會與商機。

智慧金融:從AI應用看台灣金融業的轉型與挑戰

從美債風暴到金融詐騙橫行,創新投資將成為國家金融戰略的核心。對於金融產業而言,AI金融科技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制度變革的契機,金融科技新創發展同時,可能帶來技術風險、數據安全、與法規適應等重要議題。AI金融科技協會日前舉辦「2025 Al金融科技展論壇」,AI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姚木川強調,金融科技的目的不是讓金融機構賺更多錢,而是讓全民擁有更公平、更安全的金融生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