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反送中要角周庭棄保 港府發「嚴正聲明」揚言全力追捕、終身追捕

美麗島最新民調/賴蕭配支持度38%回穩「與侯康配拉開差距」柯盈配持續下探

別再只會用微波爐復熱 專家揭隔夜菜為何難吃原因及改善方式

高通QTL工程副總裁Sudeepto Roy 談新創公司申請專利的五大好處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撰文╱攝錄影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身為全球手機晶片收入最高的供應商,2022全年營收金額達442億美元的高通(Qualcomm),在38年前也只是一家小小的新創公司,由2位加州大學的教授所創立。高通QTL工程副總裁Sudeepto Roy加入高通已將近30年,由於在公司初創不久即加入團隊,因此Sudeepto Roy對新創的挑戰與困境都很熟悉。在過去這些年來,高通利用創新平台在世界各地培育了不少新創企業,包括在印度、台灣、越南及非洲。其中印度數量最多,有138家,而台灣也有49家。Sudeepto Roy指出新創公司要成長,有6大關鍵因素,包括「先進的技術、全球擴張、專利組合、產業垂直發展、支援所有企業家(女性創辦人/高階主管)、開拓新市場」。其中,利用專利保護先進創新技術對初創公司尤其重要。

創新(innovation)是新創公司贏在起跑點的關鍵要素, 因此新創公司都會專注於技術開發,與此同時,也會關注市場開拓及業務發展。然而,有一個盲點是,他們不會保護他們的智慧財產權。對於新創企業來說,智慧財產權可以採取專利的形式,也以採取商標保護、品牌保護的形式。

Sudeepto Roy表示,「在 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我們實際上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智慧財產權工作坊,討論保護專利、通過商標和文案寫作保護智慧財產權,以及透過保密協議來保護商業秘密,我們提供了完整的培訓。我們還鼓勵申請專利,因此我們會提供少量資金來鼓勵初創公司將這些資金用於申請專利。」

為什麼申請專利如此很重要?Sudeepto Roy指出, 相關的學術論文和研究表明,新創公司申請專利會有5大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當新創公司接觸投資者時,他們可以利用專利來證明其技術是獨特的、新穎的,並且擁有 20 年的排他權,這是專利提供的保證。

第二個好處是,他們實際上可以提高公司估值,因為他們擁有經過驗證的技術(當專利申請通過時)。

第三個好處是,專利可以幫助新創公司籌集資金,因為投資者會認為擁有專利的新創會比其他一些看起來類似的公司要好。

第四個好處是如果新創公司要吸引人才,工程師比較會選擇有專利技術的公司,這是吸引人才的好方法。事實上,研究表明。一般來說,擁有專利的初創公司實際上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申請專利與吸引人才之間是有關聯性的。

最後一個好處是,一旦新創公司擁有專利技術,那在其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投產之前,就可以開始技術授權,開始以專利技術授權來產生收入。

至於專利費用高昂貴的問題,Sudeepto Roy表示對新創來說的確如此,特別是要申請全球專利或美國專利,因為一件美國專利費用從 10,000 美元到 20,000 美元不等。但Sudeepto Roy建議新創公司可以從台灣開始,從保護台灣市場開始。當然,如果公司要走向全球,便需要製定戰略。

Sudeepto Roy建議可善用PCT 程序,先從台灣開始,然後在一年內決定要進入那些其他國家,因此,即使一家新創公司因為費用考量,不能在日本、美國或歐洲申請專利,則絕對應該從台灣的保護開始。因為申請了台灣專利,這項技術便成為了現有技術,如果有其他人以後嘗試在不同的國家/地區申請,那新創公司的台灣專利將可阻止該後來者獲得專利,因為新創公司的技術已成了前案。因此Sudeepto Roy的建議是,如果資金有限,那至少要申請台灣專利,以及至少進入一個其他國家,即下一個海外市場。

 

作者:李淑蓮
現任: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學歷: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41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英特爾開發AI加速器晶片 世芯助攻

台中送水管線改接工程停水33小時 傍晚5時已提前復水

新竹縣18件人行步道改善工程 獲中央核定4.56億補助

北美台灣科技年會登場 矽谷IVP基金合夥人:想從事創投 須具備這特質

相關新聞

合理使用之轉化性解釋(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AWF v Goldsmith

利用他人著作並融入新創意,究竟是需要授權之衍生著作,或是屬於合理使用之利用行為?在2023年AWF v. Goldsmith一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如何解釋「轉化性」形成兩派對立意見。本篇彙整該案判決理由及協同意見書,不同意見書內容則留待後篇介紹。

生成式AI產出之著作權登記:USCORB 2023年《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著作權登記案

2022年9月21日,Jason M. Allen以其得獎畫作《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向美國著作權局(USCO)提出平面美術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遭到拒絕。申請人不服,提請USCO重新審查,但得到相同結果。申請人仍不願放棄,於2023年7月12日提請著作權局複審委員會(USCORB)進行第二次重新審查…

藥物治療方法專利 無須採用藥物先驅化合物分析

從先前的文章中,已知美國法院對於藥物化學構造是否顯而易見的相關專利侵權案件認定已經穩定採用藥物先驅化合物分析,且歷時已久。惟仍有出現少數法院無須採用藥物先驅化合物分析而仍採用的情況,本文將以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v. West-Ward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Limited.(Fed. Cir. 2019)案[1],來探討藥物治療方法專利無須採用藥物先驅化合物分析的例子。

【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國產真空微波產生器

這次介紹的是製作純類比式的微波產生器和相對應系統的公司,微波的應用範圍很廣,從微波加熱到相位陣列雷達都是微波的應用。

《營業秘密專題報導》因缺乏合理保密措施 超過六成營業秘密案件獲不起訴處分

據法務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為止,有約六成多到七成的案件結果均是不起訴處分,而不起訴的主因是提告人未採取「合理保密措施」。究竟何為「合理保密措施」?很多時候可能企業認為已經做好做滿,但法院就是認為還不足,因此便存在落差,且以目前情況觀之,落差還蠻大的。然而,經過多年磨合,TIPO智慧局國際及法律事務室主任何燦成表示,目前司法實務已經差不多有穩定的見解,所以不管是企業或是法人機構,都應該設法去要符合其標準。

《營業秘密專題報導》 學研機構目標就是把研發成果推廣出去 要如何保護營業秘密?

為引導法人研究機構健全營業秘密管理,智慧局於11月8日辦理了「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與實務分享」交流會,廣邀各界共襄盛舉,期能引導法人研究機構重視並強化營業秘密管理,循序漸進落實保密機制。基本上研究機構在產出很多研發成果後,是希望廣為推銷出去的;但對企業來講,本身就是希望獨有,因為這是企業的競爭力,當然不希望跟別人分享,兩者幾乎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運作上面會有一些差異。針對法人研究機構如何管理營業秘密的議題,本次交流會邀請到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科院),以各自領域的營業秘密管理現況為主軸進行分享,並由資策會科法所創智中心根據國內外推動研究機構營業秘密管理的實務經驗,歸納整理出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供與會人員參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