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仍有約15位閣員未公布!新內閣第四波明上午登場 由卓榮泰主持

遭金管會罰120萬!代操經理人跟單挨罰 國泰投信發聲明

EPO公布2022年專利統計:歐洲企業仍維持既有優勢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在2022年,歐洲專利申請量繳出了連續兩年正成長的成績單。雖然成長幅度不算高,而且歐洲企業在當紅的資通訊領域表現差強人意,但在傳統的化工業、精密機械上還是保持住領先地位,至於醫藥、生技等領域也有所斬獲,讓人期待在單一專利制度正式實施後,歐洲企業是否會有更積極的佈局動作。

今年全球專利界的首要大事,當屬歐盟境內的單一專利(Unitary Patent, UP)制度即將上路。在這之前,歐洲專利局(EPO)也公布了現行歐洲專利(EP)在2022年的各項統計數據,可作為業界日後進行海外專利佈局的重要參考。

根據統計,在2022年EPO收到的專利申請量超過了19萬件,比起2021年約成長了2.5%。雖然成長的幅度不算大,仍然維持了一貫的穩定成長步伐。事實上,近10年來EP的申請量只有在2016、2020年曾經出現過衰退,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也只減少了0.6%,顯示不論外部環境的景氣好壞,均不影響各國廠商在歐洲進行專利佈局的意願(圖1)。

圖1:2013~2022年間世界各國與地區的EP申請量變化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圖1:2013~2022年間世界各國與地區的EP申請量變化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除了德、法,其他EPO成員國申請量占比均不到5%

以申請來源地來看,來自EPO成員國的案件數量仍然為最大宗,在2022年貢獻了約43%的申請量,其次則為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及韓國,這5大國的申請量加總的占比已逼近95%。

這樣看來,似乎歐洲本土業者在EP的佈局強度遙遙領先其他國家?未必。若進一步拆解EPO各成員國的申請量,也就是僅以「國別」來比較,可以發現即使是在歐洲申請量排名第一的德國,與美國之間還有將近一倍的差距。此外,除了德國、法國這兩個歐盟領頭羊,其他歐洲國家的申請量占比都不到5%(圖2)。

圖2:2022年世界各國歐洲專利申請量占比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圖2:2022年世界各國歐洲專利申請量占比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換句話說,EPO成員國每年總計的8萬多件EP申請案,其實相當平均地分布在各個成員國中,像是在成員國內排名第5的英國,申請量占比僅有2.9%,與排名第6的瑞典(2.6%)相差無幾。

這種「雨露均霑」的現象,在個別申請人中又更為明顯。觀察2022年EP的前十大申請人,毫不意外地由華為、三星、高通、LG等全球資通訊大廠搶占前4名,而唯一能夠擠進前5名的歐洲廠商,也是專注在網路設備領域的Ericsson(表1),但僅有1800件出頭的專利申請量,與前4名的同業差距甚大。

資通訊領域外,才能顯現歐洲企業研發實力

表1:2022年EP前十大申請人排名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表1:2022年EP前十大申請人排名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從各技術領域的申請數量變化,也看得出資通訊產業的強勢地位。排名第1的為數位通訊領域,在2021年已經有1萬5千件以上的申請量,到了2022年仍然有11%以上的高成長,充分反映了近年來通訊產業的技術密集程度。此外,像是電機/能源還有生物科技領域,也都有10%至20%的成長率,至於運輸、特用機械和有機化學等領域,則呈現微幅衰退(表2)。

表2:2022年EP前十大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表2:2022年EP前十大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雖然歐洲企業在電腦、資通訊領域中的專利實力稍嫌遜色,但在其他領域中,其實歐洲企業都排得進前三名,像是運輸領域中,就分別由空巴集團(AIRBUS)以及瑞典的富豪汽車(VOLVO)拿下;量測科技則有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和瑞士的斯沃琪集團(THE SWATCH GROUP)。整體來看,除了運輸、量測科技外,醫藥、生技和有機精細化學等領域,縱使專利申請量比不上熱門的資通訊,甚至還出現些許衰退,歐洲企業都擁有明顯的優勢(表3)。

表3:2022年各技術領域中EP申請量前三名(紅底為歐洲企業)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表3:2022年各技術領域中EP申請量前三名(紅底為歐洲企業) (資料來源:https://www.epo.org/about-us/annual-reports-statistics/statistics/2022.html)

從表3也能看出,歐洲國家的研發實力仍然以德國居首,包括西門子、拜耳、巴斯夫等各領域的龍頭,都是出身自德國;至於另一個歐洲強權法國,雖然沒有任何企業進榜,但政府支持的研究機構: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也分別在醫藥和生技領域排名第2。最後,地狹人稀的瑞士,居然也有羅氏藥廠(ROCHE)和斯沃琪集團分別進入生技和量測領域的前三名,實力不容小覷。

隨著單一專利制度即將上路,未來至歐洲進行專利申請、維護和訴訟的效益可望大為提高,必然增加各國對進入歐洲佈局專利的興趣,屆時的技術競爭態勢必然呈現出另一番新風貌。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30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IP小辭典》商標註冊證電子化

為徹底整治商標亂象 中國將大幅翻修商標法

詐騙猖狂 NCC要求電信業者須查核門號申請人雙證件

中華電信布局國際 子公司取得日本特定建設業執照

相關新聞

從電動車到AI 看馬斯克開放原始碼背後的商業盤算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電動車和AI領域頻頻祭出開放原始碼大旗,無私地推動產業創新。然而,若深入剖析其開放原始碼策略,卻發現馬斯克的慷慨背後,藏著精心設計的商業算盤。這場看似利他的開放原始碼大秀,實則是一齣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好戲。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之藥劑劑型的顯而易見性:Santarus, Inc. v. Par. Pharm., Inc., 694 F.3d 1344 (Fed. Cir. 2012)

於臨床上,奧美拉唑是非常重要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可用於抑制分泌太過旺盛的胃酸,減少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藥物專利侵權訴訟的攻防中,涉及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者數量不多,較常見者係以其藥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為爭議者,較少見者則如本文,係涉及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之藥劑劑型的顯而易見性,因此,本文擬藉由Santarus, Inc. v. Par. Pharm., Inc., 694 F.3d 1344 (Fed. Cir. 2012).案件[1] ,來探討有關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之藥劑劑型的顯而易見性。

歐盟資料法正式上路

為了打造資料經濟並推動2030年數位轉型工作,歐盟繼資料治理法之後,進一步完成資料法(Data Act)立法工作,該法業於2024年1月11日生效,且最快於生效日起20個月後開始適用(亦即2025年9月12日)。 惟第3(1)條規定(新產品資料存取簡化)係適用於該法生效日起32個月後上市之連網產品及其相關服務,亦即2026年9月12日。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研析

中國似乎尚未在機器人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其國內生產和採用正在迅速增長,並且政府已優先投入該產業發展,即便關鍵技術取得越發困難,但在資源挹注下,中國機器人企業取得領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2024年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新興市場成為新戰場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於日前主辦「工具機應用產業趨勢與商機分享會」,MIH EV研發院執行長鄭顯聰分析全球新能源車產業市場,亞太市場是最具有潛力的地區,台灣工具機廠商可以思考如何切入汽車領域的相關應用,趁勢而起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生態系統的關鍵角色。

控告華碩的ACQIS公司來歷為何?專利蟑螂與合法NPE的界線

美國德州聯邦陪審團於3月22日裁定,華碩生產銷售的電腦相關硬體零組件侵犯了ACQIS公司的2項專利,必須支付1800萬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的賠償金。雖然華碩主張這些專利無效,並強調自己並未刻意侵權,但陪審團仍認定專利有效,駁回了華碩的主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