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火車事故死者人數增至120人 850多人受傷

遭爆曾護航性騷案、阻止報警 吳思瑤:協助受害者我做得不夠

AI大數據興起 誰受惠?

【撰文/陳子榕】

「大數據」一詞是指機構擁有的大量資料,由於其數量龐大且複雜,無法使用多數商業智慧工具輕鬆管理或分析。大數據的特性為數量 (Volume)、多樣性 (Variety)、速率 (Velocity) 和可變性 (Variability), 這四項屬性通常稱為大數據的 4 個 V。大數據的應用有使用大數據在零售業進行超個人化調整、透過大數據簡化金融程序、使用大數據擴充資源調度等。

「AI」(人工智慧)則是近期台股最火熱的名詞,由創意(3443)漲到世芯-KY(3661)、台股所有AI相關概念股的領頭羊。AI人工智慧是打造電腦與機器的科學領域,這些電腦和機器可以進行推論、學習以及採取行動,而這類行動原本需要人類智慧判斷或涉及超出人為分析能力上限的資料規模。而人工智慧的應用程式和用途有語音辨識、圖片辨識、網路安全、翻譯、建立預測模型、資料分析等。

根據Gartner預估,AI將成為各產業領域中突破性及創新程度最高的技術,預估2022年全球AI產值將達3.9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41.5%;另一方面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估,2030年AI產值高達13兆美元。美股AI的代表就是輝達和AMD。輝達自今年年初到三月中漲幅已高達73%,AMD則是漲了37%。

AI熱潮早在金融業颳起旋風,與 AI 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相關的指數,目前主要有納斯達克全球 AI+Robo 指數 (NQROBO)、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指數 (ROBO 指數)、Indxx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指數 (IBOTZ 指數) 等三大指數。與其懼怕被AI所取代,還不如主動投資AI相關金融商品。在台股AI概念股可以說是綜說紛紜,但是在筆者細心分析之下,認為半導體相關概念股是受益最大的族群,以下三檔股票是筆者認為值得留意且觀察的標的:

世界(5347),受惠業外挹注,2022年第四季EPS為1.51元,優於預期。世界先進稼動率有望於第一季落底,但預期上半年回溫速度緩慢,靜待下半年受惠轉單效應及新產品出貨,帶動毛利率回升。

上品(4770),晶圓廠客戶陸續發包建廠,上品目前訂單穩定未見延後現象,今年在手訂單仍超過70億元,撇除第一季受工作天數影響,上半年表現仍強,營收將較去年有雙位數成長。

昇陽半導體(8028),2022年合併營收續創31.38億元新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25億元、每股盈餘(EPS)2.17元,雙創近3年高點。

延伸閱讀

Adobe推出全新生成式人工智慧「Sensei GenAI」 重塑端對端行銷工作流程

台股拉尾盤 大漲百點

二檔台股ETF寫新高價

輝達:AI營收占比將暴增

相關新聞

USPTO提案大幅調高專利規費

USPTO 2023年4月20日公告啟動新一波專利規費調漲計畫,條列初步調整規畫及各項規費目標金額,預定2023年5月18日在該局專利公眾諮詢委員會(Pate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PPAC)聽證會上詳加說明[1]。此次專利規費調整將依修法提案、各方意見徵詢、正式公告等步驟辦理,最終方案可能在2024年底拍板、2025年1月生效,但屆時公告內容未必與USPTO現在釋出的規畫版本相同。

USPTO提案大幅調高專利規費

USPTO 2023年4月20日公告啟動新一波專利規費調漲計畫,條列初步調整規畫及各項規費目標金額,預定2023年5月18日在該局專利公眾諮詢委員會(Pate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PPAC)聽證會上詳加說明。此次專利規費調整將依修法提案、各方意見徵詢、正式公告等步驟辦理,最終方案可能在2024年底拍板、2025年1月生效,但屆時公告內容未必與USPTO現在釋出的規畫版本相同。

專利侵害之損害賠償金計算與專利權人能否達成侵權銷售量之考量—以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為例

本文意在介紹美國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其揭示專利權人應證明該原本的銷售量與侵權行為存在與否的因果關係。

全球手機市場仍未復甦 2023台灣通訊產業僅成長1.7%

雖然2023年中國大陸解封、網路升級帶動市場成長,然而俄烏戰爭長期化與通膨影響巨大,加上手機市場尚未復甦,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認為今年全球通訊產業仍將持平、產值預估為7,257億美元;2023年台灣通訊產業將小幅成長1.7%,產值占全球通訊產業比重將達15.6%,而通訊產業在台灣整體產業的產值將超過五成。

生成式AI更上一層樓 2023全球投資將突破百億美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受到外在環境升息影響,2022年AI投資金額較2021年下滑34%,然而生成式AI投資卻逆勢成長。隨著生成式AI應用逐漸普及,2023年全球生成式AI投資將突破百億美元,預期帶動資本市場投資熱度逐年上升,台灣資通訊業者可因應發展出生成式AI三大商業模式。

分析2023、展望2024:台灣半導體兩大發展商機環繞「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5月上旬舉行了第36屆MIC FORUM Spring《開擘》研討會,在「半導體產業布局」單元,分別由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主任彭茂榮、產業顧問兼組長潘建光、以及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鄭凱安分享了2023年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議題,包括市場回顧與展望、供需分析、主要應用產品、終端市場需求,以及先進封裝關鍵技術發展等等,並同時發布了2023年半導體產業觀測。總的來說,2023年為半導體庫存調整年,雖然下半年有望回溫,但春天應於2024年才會降臨,業者宜審慎以對,掌握技術發展趨勢並提早布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