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火車事故死者人數增至120人 850多人受傷

遭爆曾護航性騷案、阻止報警 吳思瑤:協助受害者我做得不夠

AI概念股的擴散效應

【撰文/張文赫】

從今年2月初,ChatGPT的風潮席捲全球,AI的引爆的商機成為今年台股的主軸,我在2/3就撰文IP股是最受惠的族群,特別點出巨有科股價在一個月大漲超過一倍,整個IP族群包括創意、世芯ky股價都是創下新高,漲多需要休息,資金也很有效率的往軟體股移動。

倍力股價翻倍

這波軟體股中,漲勢最兇猛的就是倍力(6874)短線漲幅也是超過一倍,倍力和巨有科很類似,都是去年底才剛掛牌上櫃,籌碼相對穩定,倍力目前有三大方向,包括代理產品、顧問服務及自有產品等三大類型。在代理品牌部分,有甲骨文、思愛普、微軟、Quest、HVR等大廠。這部分業績貢獻占9成。同時自行研發產品為智慧財務解決方案,協助企業符合金管會的規範在2025年前自編集團財務報表,目前該項業務占營收貢獻5%,但是未來兩、三年內的成長力道可以預期,客戶包括有聯強、嘉新水泥、國賓飯店、精技電腦、全家,以及新光三越等企業,目前有280家採用。近來企業紛紛朝向ESG方向發展,因此倍力資訊也投入研發ESG數位化管理系統的研發,其中包括有碳盤查、碳足跡、碳減量模擬等。其中,碳盤查平台「碳管家」已於2023年1月上線。

緯軟強化AI優勢

在軟體股中,緯軟(4953)是少數很早就開發AI2的廠商,過去幾年已與各產業客戶展開深入AI合作,例如,協助新能源智慧車用客戶開發智慧座艙應用,達成多樣化的人機互動,並參與客戶的自動駕駛應用開發及測試,助力客戶推進產品。緯軟也透過資料收集及標注分析,助力跨國科技大廠優化AI機器人在文字、語音及影像辨識的準確性,以完備AI產品智能化水準。緯軟從2018到2022年執行「WITS 2.0」的5年計畫,幾乎每年均維持雙位數的營收成長率,近5年複合成長率更達到23%。緯軟也將朝向下一個5年發展藍圖「WITS 3.0」前進,加速理念的實踐,秉持「交付卓越以成就客戶」的核心價值,從「人才」、「IT建設」及「掌握主流技術」等3大面向發展。緯軟去年EPS8.33元,營收、獲利同步改寫新高。配發現金股利5元,股利發放率為60%,股價站上所有均線,挑戰前波高點119.5元。

延伸閱讀

康和證奪國家品牌玉山獎五殊榮

群創、緯軟 權證選逾60天

ESG經營/周輝啟:人才永續 重視規劃員工退休教育

台南黎明高中 顧學生健康 增新照明、防疫設備

相關新聞

USPTO提案大幅調高專利規費

USPTO 2023年4月20日公告啟動新一波專利規費調漲計畫,條列初步調整規畫及各項規費目標金額,預定2023年5月18日在該局專利公眾諮詢委員會(Pate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PPAC)聽證會上詳加說明[1]。此次專利規費調整將依修法提案、各方意見徵詢、正式公告等步驟辦理,最終方案可能在2024年底拍板、2025年1月生效,但屆時公告內容未必與USPTO現在釋出的規畫版本相同。

USPTO提案大幅調高專利規費

USPTO 2023年4月20日公告啟動新一波專利規費調漲計畫,條列初步調整規畫及各項規費目標金額,預定2023年5月18日在該局專利公眾諮詢委員會(Pate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PPAC)聽證會上詳加說明。此次專利規費調整將依修法提案、各方意見徵詢、正式公告等步驟辦理,最終方案可能在2024年底拍板、2025年1月生效,但屆時公告內容未必與USPTO現在釋出的規畫版本相同。

專利侵害之損害賠償金計算與專利權人能否達成侵權銷售量之考量—以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為例

本文意在介紹美國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其揭示專利權人應證明該原本的銷售量與侵權行為存在與否的因果關係。

全球手機市場仍未復甦 2023台灣通訊產業僅成長1.7%

雖然2023年中國大陸解封、網路升級帶動市場成長,然而俄烏戰爭長期化與通膨影響巨大,加上手機市場尚未復甦,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認為今年全球通訊產業仍將持平、產值預估為7,257億美元;2023年台灣通訊產業將小幅成長1.7%,產值占全球通訊產業比重將達15.6%,而通訊產業在台灣整體產業的產值將超過五成。

生成式AI更上一層樓 2023全球投資將突破百億美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受到外在環境升息影響,2022年AI投資金額較2021年下滑34%,然而生成式AI投資卻逆勢成長。隨著生成式AI應用逐漸普及,2023年全球生成式AI投資將突破百億美元,預期帶動資本市場投資熱度逐年上升,台灣資通訊業者可因應發展出生成式AI三大商業模式。

分析2023、展望2024:台灣半導體兩大發展商機環繞「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5月上旬舉行了第36屆MIC FORUM Spring《開擘》研討會,在「半導體產業布局」單元,分別由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主任彭茂榮、產業顧問兼組長潘建光、以及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鄭凱安分享了2023年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議題,包括市場回顧與展望、供需分析、主要應用產品、終端市場需求,以及先進封裝關鍵技術發展等等,並同時發布了2023年半導體產業觀測。總的來說,2023年為半導體庫存調整年,雖然下半年有望回溫,但春天應於2024年才會降臨,業者宜審慎以對,掌握技術發展趨勢並提早布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