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億高中生墜樓後…新婚夫不搭電梯「變裝走樓梯」理由曝光

中共潛射型無人機研發緊追美國 潛艇將能「蜂群」攻擊

11款限時免費LINE貼圖來了!水豚萌寵控必下載 厭世話語、名牌貨全都有

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汽車取代無線通訊成為最重要的成長動力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KPMG安侯建業日前發布《2023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受到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人才短缺、地緣政治風險、利率上升等不利影響,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降到近五年來最低,但因車用晶片需求大幅增長,即使存在供應鏈、人才和政治經濟方面的各種挑戰,受訪企業仍樂觀看待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

今年是KPMG第18年發布《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以下簡稱調查),由KPMG全球總部和全球半導體聯盟(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GSA)於2022年第四季共同完成調查作業,訪問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展望,受訪者分別有38%來自美國、26%來自亞太地區、35%來自歐洲及其他國家。

調查預估,2023年半導體產業營收將成長

在市場與經濟環境受到通貨膨脹、利率上升等負面影響之下,全球半導體產業環境出現挑戰。根據調查結果,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為56分,相較2022年的歷史高點74,今年為近五年來最低(詳見圖一)。儘管如此,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生存能力依舊強勁,有超過八成(81%)的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預估,其公司在未來一年營收將會成長,並且有23%的受訪者預期營收漲幅將超過20%。另外,有近三分之二的半導體領導者(64%)預計半導體行業的收入將增加而非緊縮,這對2023年而言是一個積極的指標。

圖一、2022 與2023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指標比較 (資料來源:KPMG《2023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
圖一、2022 與2023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指標比較 (資料來源:KPMG《2023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認為半導體產業營運盈利能力將增加(44%)與減少(43%)之間的分歧相當大,表明半導體產業收入成長並未全部轉嫁到利潤上,主要是因為供應鏈中的通貨膨脹正在被晶片製造商吸收,而不是全部轉嫁給客戶。

在財務預期方面,全球通脹和利率上升是一個大問題,多數企業計畫在2023年增加資本支出、人才培育和技術研發。62%的半導體領導者表示在設備和軟體上的資本支出將比去年增加,只有15%計劃削減資本支出;另有四分之三的半導體企業表示研發支出將會增加,且有超過七成(71%)表示,為了因應美國、歐盟和中國為增加晶片產量所做的戰略承諾,預計公司的全球員工團隊將會擴大,將在不同國家設廠和聘僱專業員工以提高產能。

美國總統拜登在2022年8月啟動規模達280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用於加強國內半導體製造、設計和研究。隨著美國政府擴大對技術產品的貿易限制,勢必影響中國半導體公司製造和最終產品進口先進晶片的能力。在區域層面,亞太地區的供應鏈必須更加靈活,並適應地緣政治變化和其他干擾,而超過一半(55%)的受訪者認為,俄烏戰爭的長期影響是半導體企業面臨的重大地緣政治問題。

在營運預期方面,經濟不確定性間接影響終端產品需求疲軟,市場正在朝向供需均衡重新調整,52%的受訪者認為晶片供應短缺將在2023年中期就可得到緩解;24%則認為已經存在庫存過剩、晶片供應短缺已經結束;46%將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供應鏈的地域多樣性。

圖二、2023半導體產業營運預期 (資料來源:KPMG《2023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
圖二、2023半導體產業營運預期 (資料來源:KPMG《2023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

汽車行業首次被認為是推動半導體產業營收成長幅度最高的產業

隨著全球主要國家陸續宣布電動車政策,各國預計在2025到2040年間禁售燃油車,發展電動車關鍵系統少不了高功率半導體,汽車行業首度被視為今年推動半導體產業營收成長幅度最高的產業,半導體行業的成長越來越依賴於新車的電氣化和自動駕駛功能。

根據KPMG《車用半導體—加速進入MaaS的新時代》調查中指出,2030年代中期汽車半導體收入將達到每年2000 億美元、2024年車用半導體收入將超過2,500億美元[1]。過去一直被認為推動半導體產業最大應用的無線通訊,今年跌至第二順位,第三到第五名依序為物聯網(IOT)、雲端運算及人工智慧(AI)。此外,過去在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排名處於後段的元宇宙產業,但隨著元宇宙的技術不斷發展,也被產業領導人視為值得持續關注的行業。

KPMG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協同主持會計師鄭安志觀察,2022年受庫存調整、中國嚴格防疫封控及中美貿易衝突、通膨等影響,去年第四季到今年上半年半導體產品極有可能呈現出貨放緩趨勢,等待庫存去化後,預計下半年出貨將恢復。雖然需求逐漸修正,但半導體應用類別越來越廣泛,未來的車用、手機、工業、無線通訊、人工智慧、5G基礎設施及能源市場需求,仍使半導體需求保持成長動能。

人才短缺成為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最大挑戰

調查指出,將近一半(46%)的受訪者非常擔憂「人才與勞動力短缺」問題,其次,「全球通貨膨脹和監管法規政策風險」及「地緣政治與半導體國有化」併列為第二大的產業挑戰。全球主要大國紛紛立法將晶片製造引進國內,而不是依賴國外供應鏈,除了美國的《晶片法案》之外,《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和擬議中的《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都包含了政府資金和對人才發展的支持,同時影響全球供應鏈、人才資源和政府補貼,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最關心的問題。

由於各國均致力於供應鏈在地化以提高國內產能,國際間「人才資源」的戰爭逐漸加劇,67%的受訪者將人才風險視為半導體產業未來三年首要的發展策略,利用大數據進行勞動力進階分析,是將來企業人才發展的重要策略。鄭安志也指出,為了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和即時回應各項危機,半導體企業應優先考量提高供應鏈的彈性與靈活度,此外,建立雲端供應鏈平台能夠有效掌握「點至點」的運作,建議企業朝向數位化轉型,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下一步做好準備。


備註:

  1. KPMG《車用半導體—加速進入MaaS的新時代》。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29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晶片法案資助申請正式啟動 美國投資管道與稅法眉角解析

台積電5/4奈米晶片銷售額 預計今年增加1000億元新台幣

穎崴下半年業績看佳 微機電探針卡拚年底出貨

輝達黃仁勳提出超級電腦租賃模式 將引爆新一波晶片需求

相關新聞

USPTO提案大幅調高專利規費

USPTO 2023年4月20日公告啟動新一波專利規費調漲計畫,條列初步調整規畫及各項規費目標金額,預定2023年5月18日在該局專利公眾諮詢委員會(Pate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PPAC)聽證會上詳加說明[1]。此次專利規費調整將依修法提案、各方意見徵詢、正式公告等步驟辦理,最終方案可能在2024年底拍板、2025年1月生效,但屆時公告內容未必與USPTO現在釋出的規畫版本相同。

USPTO提案大幅調高專利規費

USPTO 2023年4月20日公告啟動新一波專利規費調漲計畫,條列初步調整規畫及各項規費目標金額,預定2023年5月18日在該局專利公眾諮詢委員會(Pate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PPAC)聽證會上詳加說明。此次專利規費調整將依修法提案、各方意見徵詢、正式公告等步驟辦理,最終方案可能在2024年底拍板、2025年1月生效,但屆時公告內容未必與USPTO現在釋出的規畫版本相同。

專利侵害之損害賠償金計算與專利權人能否達成侵權銷售量之考量—以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為例

本文意在介紹美國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其揭示專利權人應證明該原本的銷售量與侵權行為存在與否的因果關係。

全球手機市場仍未復甦 2023台灣通訊產業僅成長1.7%

雖然2023年中國大陸解封、網路升級帶動市場成長,然而俄烏戰爭長期化與通膨影響巨大,加上手機市場尚未復甦,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認為今年全球通訊產業仍將持平、產值預估為7,257億美元;2023年台灣通訊產業將小幅成長1.7%,產值占全球通訊產業比重將達15.6%,而通訊產業在台灣整體產業的產值將超過五成。

生成式AI更上一層樓 2023全球投資將突破百億美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受到外在環境升息影響,2022年AI投資金額較2021年下滑34%,然而生成式AI投資卻逆勢成長。隨著生成式AI應用逐漸普及,2023年全球生成式AI投資將突破百億美元,預期帶動資本市場投資熱度逐年上升,台灣資通訊業者可因應發展出生成式AI三大商業模式。

分析2023、展望2024:台灣半導體兩大發展商機環繞「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5月上旬舉行了第36屆MIC FORUM Spring《開擘》研討會,在「半導體產業布局」單元,分別由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主任彭茂榮、產業顧問兼組長潘建光、以及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鄭凱安分享了2023年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議題,包括市場回顧與展望、供需分析、主要應用產品、終端市場需求,以及先進封裝關鍵技術發展等等,並同時發布了2023年半導體產業觀測。總的來說,2023年為半導體庫存調整年,雖然下半年有望回溫,但春天應於2024年才會降臨,業者宜審慎以對,掌握技術發展趨勢並提早布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