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申請商標趨勢與《2021世界智財權指標》之比較分析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2021年11月8日發布了《2021年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21,簡稱WIPI),報告彙整了2020年全球商標的申請總量、註冊總量、平均首通及審結期間、審理結果統計、部分國家的主要產業類別、各國GDP平均類別數及人均類別數等資料。WIPI報告指出全球的商標申請量仍持續成長,顯示2020全球跨國貿易與經濟活動雖受Covid 19疫情嚴重影響,但產業界仍持續於世界各國提出更多的商標申請案。為了確切瞭解商標案件受Covid 19疫情的影響程度,智慧局 (TIPO) 以WIPI 2021數據基期之2020年與疫情前2019年數據比較,來分析台灣與世界前20大國之商標申請趨勢。
WIPO前二十大國與台灣商標申請及註冊案類別數比較
圖1顯示,中國蟬連世界商標第1大國,於2020年申請類別數達934萬類 (與2019年相比,增加19.3%),為第2大國美國的87萬類10餘倍之多;第3至5位分別為伊朗54.1萬類、歐盟43.8萬類、以及印度42.4萬類。此外,日本、法國、加拿大、越南這幾個國家在2020年均衰退,就衰退率來說,以加拿大減少達23.96%為最高,但如以數量觀之,日本從2019年排名第3位的54.6萬類,下降至2020年排名第6位的42.1萬類,減少了超過12.5萬類最為可觀。
台灣在疫情影響之下,2020年商標申請達11.9萬餘類,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6.8%,列全球第18位,介於印尼12.3萬餘類及越南10.8餘類之間。
商標註冊類別數可以參考圖2。從圖2可見,中國為2020年世界註冊商標第1大國,達577萬類(與2019年相比,減少9.8%),比第2大國美國的40萬類多出10多倍;第3至5位分別為歐盟38.4萬類、印度25.8萬類、以及法國23.6萬類。總的來說,前20大國家的註冊類數量有增有減,但即使增加,幅度亦不大。
台灣於2022年商標註冊案有10萬餘類(與2019年相比,增加7.4%),列全球第17位,介於加拿大的10.2萬餘類與瑞士9.5的萬餘類之間。
外國人申請案主要產業類別與WIPI 2021比較
就外國人申請案部分,2020台灣申請案類別數之外國人整體占比為30%,較2019年的36%下降6%;註冊案類別數之外國人占比2020年為35.5%,較2019年39.2%下降3.7%。
至於產業申請趨勢方面,台灣外國人之申請案與WIPO 非母國申請案的前4 大產業類別相同,僅「農業食材」及「服飾配件」排序相異。此外,兩者之外國人在「技術研究」產業申請占比相當(約19%),同列首位。
受Covid 19疫情,全球主要國家均致力於研發疫苗、新藥及各種醫療監控防護商品,重視健康醫療照護,因此「健康醫事」產業類的商標申請量在2020年的成長率明顯優於其他產業。另一方面,因經濟成長趨緩,所得減少而有緊縮支出,或因各種封城、停業等措施而減少商業活動,與民生有關的「農業食材」及「服飾配件」呈現減少趨勢。與國際平均水準相較,TIPO外國人申請之「健康醫事」領域占比高於WIPI數據,顯示外國申請人對我國醫療照護、健康相關領域的品牌發展投入甚為積極。
將台灣與WIPI 相關數據進行比較時,發現2020年世界主要國家及台灣商標申請案類別所屬前3大產業類別如圖3所示。
從圖3可見,歐、美、日等先進工業國家申請商標第1大的產業別均為「技術研究」。此外,「健康醫事」領域於2020 年在歐盟及中國大陸竄起,升至前3大,占比為12.3%。台灣2020年商標申請案類別所屬前3大產業類別為「農業食材」、「健康醫事」、「商業金融」,與2019年趨勢相當,產業占比結構仍與韓國極為相近。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01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