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灣經濟預測:明年會更好 但仍有疫情外的隱憂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讓人心煩意亂的2020年,終於再過一個星期就要畫下句點。那麼,2021年有機會好轉嗎?根據各家研究經濟機構的預測,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絕對比今年更好,甚至還有可能出現4%以上的較高成長。為什麼?因為「實在不可能更糟了」。
在討論2021年的前景時,先來看看2020年到底會有多糟。根據多個國際機構的估計,由於新冠肺炎造成的衝擊,全球的經濟在2020年將出現4%以上的萎縮。其中,IHS Markit認為,美國、日本、歐元區等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將分別出現3.45%、5.36%以及7.36%的衰退幅度。
因此,即使大部分國際機構都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會呈現4%以上的成長幅度,專家們也多半抱持謹慎態度。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就指出,「今年衰退4%、明年再成長4%;這就代表全球要到2022年,經濟規模才回得到2019年的程度。」
2020台灣經濟,幾乎全靠科技業支撐
因此,台灣在一片衰退的2020年之中還能維持經濟正成長,顯得特別可貴。回顧今年的經濟情勢,不可諱言地,民間消費受到的負面衝擊最為慘烈,即使下半年台灣出現了報復性消費,國旅更呈現久違的熱潮,但許多飯店、餐飲、零售業早已在疫情中結束營業也是不爭事實。以中經院的預測為例,即使從今年7月以來連續調高經濟成長率,卻也同步看壞民間消費的表現。
換句話說,既然民間消費不振,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是靠著民間投資以及貿易出口帶動,前者包括台商回台投資,以及科技大廠對台灣加深布局,尤其是台積電的3奈米、5奈米先進製程,可說是今年民間投資的大亮點。在貿易出口上,台灣科技業也成為疫情中的意外受惠者:受到在家工作、上班趨勢的帶動,沉寂許久的PC、NB出貨量暴增,還有5G引發的設備換機潮,預估全年出口金額,比起2019年還是有1%左右的成長。
展望2021年,由於眾多藥廠都已經開發出新冠肺炎疫苗,許多國家也已經開始施打,倘若效果符合預期,全球可望從2021年開始逐步解除封鎖,讓日常的社交與經濟活動回到正軌;屆時,民間消費將會是受益最大的部門。此外,著眼於5G、AI創造的新商機,科技業的對外出口也可望維持成長。在內、外皆優的樂觀預期下,也難怪中研院經濟所、台經院都把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給予4%以上的高評價。
2021年,台灣產業須慎防台幣升值衝擊
不過,2021年還是有兩大隱憂必須注意:
- 台灣在2020年的民間投資以及對外出口,幾乎都是靠著科技製造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在支撐。誠然,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競爭力,已經遙遙領先韓國與中國大陸,但是台灣除了半導體業外,還有廣大的石化、紡織、機械等傳統製造業,他們在今年的表現也許沒有科技業好,但創造的工作機會絕對不比科技業少。因此,如果明年經濟還是只能靠半導體業支撐,對台灣絕對不是好事。
- 新台幣在今年出現了兇猛的升值潮,年初時還有30兌1美元,到了年底則已經逼近28元,已經成為出口商的沉重負擔。雪上加霜的是,台灣在最新一次的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中,重新回到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當中,其背後的意圖就是逼迫台幣在明年持續升值。這樣一來,勢必進一步打擊出口產業的競爭力,就算是今年表現亮眼的科技製造業,也很難從台幣的升值危機中脫身。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75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