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PCT 申請中國獨佔鰲頭 受理量及申請量雙料冠軍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WIPO於2020年年中發布了《PCT Yearly Review 2020: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System》統計報告,揭露了2019年PCT專利的申請數據。回顧2019,中國成為PCT申請案的最大戶,不僅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成為收到PCT專利申請案數理最多的受理局;同時 中國PCT案件的申請人也於2019年首次超越美國申請人的數量,成為雙冠王。
根據WIPO《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共提交了265,800件PCT申請案,比2018年增長了5.2%,且已是連續第十年的成長。自1978年引入PCT體系以來,全球已提交了近400萬件PCT申請。當中除了2009年時候因為全球金融危機而經濟下滑,間接導致PCT申請量較前一年下降外,PCT申請量每年都在成長 (見圖1)。
中國成為雙冠王:受理及申請量同居冠
在2019年,全球共有153個PCT會員國,當中來自127個國家的申請人在87個受理局 (Receiving Office, RO)提交了PCT申請。儘管地理範圍分佈廣泛,但大多數申請活動都集中在少數的幾個經濟體。總的來說,排名前10位的受理局占2019年收到的PCT申請近94%。其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共收到60,993件PCT申請案,是受理PCT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日本專利局(JPO)、歐洲專利局(EPO)、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和WIPO國際局(IB)(請參見圖2)。
如果從PCT申請人的來源國來看,來自中國的申請人於2019年共遞交了58,990件PCT申請案,乃PCT體系自1978年開始運作以來,首度超越來自美國申請人的案量。來自美國的申請人於2019年共遞交了57,840件PCT申請案,屈居第二。接下來是日本、德國及韓國(請參見圖3)。以上五個國家合計共占了2019年所有PCT申請案的78.2%。主要是因為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和美國的申請人的申請量迅速增加。
華為連續第五年奪冠
中國的華為技術 (Huawei Technologies ) 是2019年PCT案申請量最多的企業,自2014年以來已是第五年蟬聯。不過,華為於2019年僅有4,411件已公布的PCT申請案,與2018年的5,405件相比,公佈的申請數量下降了近一千件。此外,日本的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則有2,661件已公佈的PCT申請案,位居第二。儘管與2018年時的PCT案量相比,三菱電機已發表的申請數量也有所下降,但僅減少了一百多件。接下是是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美國高通公司 (Qualcomm)(見表1)。
除了華為於2019年的PCT申請量大大減少之外,中國的中興通訊 (ZTE) 和美國英特爾 (Intel) 的已公布PCT申請案數量也是大幅下降,且降幅與華為差不多,同樣是少了近千件的數量。但另一方面,排名前50的企業中,有34家的申請數量是較2018年增加的,較引人注目的是平安科技(深圳)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oration) 和廣東省OPPO移動通信(Guang 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其已公布的PCT申請數量分別增加了1,355件和885件。此外,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及深圳傳訊通信(Shenzhen Transsion Communication)這兩家中國公司,於2018年才有公布的PCT申請案,在2019年即進入了前50名。
2019年排名前50的企業申請人分別來自8個國家,其中 16家企業申請者來自日本,占最大宗;接下來是中國(13家)、美國(10家),德國(5家)和韓國(3家)。芬蘭、荷蘭及瑞典分別各有一家企業入列。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73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